[发明专利]一种鸡内金酶解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0387915.8 申请日: 2020-05-09
公开(公告)号: CN113616678A 公开(公告)日: 2021-11-09
发明(设计)人: 史宗洁;张涛;朱筱莉;杨建光;张思良;周洪云 申请(专利权)人: 成都恒福禧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K35/57 分类号: A61K35/57;A61P1/04
代理公司: 成都高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2 代理人: 李高峡;张娟
地址: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鸡内金 酶解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说明书】: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鸡内金酶解物(鸡内金多肽),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的活性成分:多肽60‑69%,多糖14‑28%,黄酮1.9‑2.3%。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制备鸡内金酶解物的方法。通过本发明方法制备的鸡内金酶解物多肽含量高达62.6%,多糖和黄酮含量也能分别达到26%和2.1%,这是现有有关鸡内金制品所不具备的,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材深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鸡内金酶解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鸡内金,别名鸡肫皮、鸡黄皮、鸡肫、鸡胗,为脊索动物门雉科动物家鸡(Gallusgallus domesticus Brisson)的干燥砂囊内壁(肌胃),全国各地均产,杀鸡后,取出鸡肫,立即取下内壁,洗净,晒干或风干即得。鸡内金为传统中药,可生用或炒用,具有消食健胃助消化,涩精止遗的作用。由于效果极佳,故而以“金”命名。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鸡内金对人胃功能具有积极的影响。健康人口服炙鸡内金粉末5g,经45-60分钟,胃液分泌量比对照值增高30-37%,2小时内恢复正常。除此之外,胃液酸度也比对照值明显增高,游离酸/总酸度在服用鸡内金后开始上升,于1-2小时达最高值,而后逐渐下降,3小时后恢复正常。其中游离酸的最高值为0.19-0.24%,比对照值增加32-113%;总酸度的最高值为0.2-0.32%,比正常值增加25-75%。因此鸡内金可使胃运动机能明显增强,表现在胃运动延长,蠕动性增强以及胃排空速率加快。除此之外,鸡内金还含有大量生物活性物质,如胃激素(胃激素ventriculin),角蛋白(keratin),微量胃蛋白酶(pepsin),淀粉酶(diastase)以及多种维生素。出生4-8星期的小鸡砂囊内膜还含有胆汁三烯(bil atriene)和胆绿素的黄色衍生物,并含赖氨酸(lysaine),组氨酸(histidine),精氨酸(arginine),谷氨酸(glutamic acid)天冬氨酸(aspartic acid),亮氨酸(leucine),苏氨酸(threonine),丝氨酸(serine),甘氨酸(glycine),丙氨酸(methionine),异亮氨酸(isoleucine),酪氨酸(tyrosine),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脯氨酸(proline),色氨酸(tryptophane)等18种氨基酸及铝、钙、铬、钴、铜、铁、镁、锰、钼、铅、锌等微量元素。

传统鸡内金的炮制和加工提取方式为清炒鸡内金、焦鸡内金、砂炒鸡内金、醋炒鸡内金。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18105504公开的“一种鸡内金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其提取过程需高温,而鸡内金的本身化学成分多,高温烘烤后,会引起活性的变化以及部分营养成分的流失。中国专利申请号201810838253.4公开的“一种鸡内金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其操作需要采用醋液喷淋,且需要低温压缩氮气来粉碎样品,设备技术要求高,生产成本高,并不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中国专利申请号201811360596.0公开的“一种鸡内金酵素及其制备方法”其操作采用发酵工艺,需要严格控制发酵条件,且生产周期长,设备要求高,生产成本高。目前,以鸡内金为原料的鸡内金酶解技术及产品尚未见报道,因此,通过酶工程技术将其进行深加工后制备为全成份酶解物,将其从单纯中药材拓展为功能性食品和添加剂,更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鸡内金酶解物,它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的活性成分:

多肽60-69%,多糖14-28%,黄酮1.9-2.3%。

进一步地,它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的活性成分:

多肽61-65%,多糖16-26%,黄酮2.1%。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制备前述鸡内金酶解物的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

(1)取鸡内金,粉碎,加水搅拌,加热至35-45℃,调pH值6~9,加胰蛋白酶反应0.5~12小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恒福禧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恒福禧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8791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