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能源动力电池壳、铝合金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89618.7 | 申请日: | 2020-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477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发明(设计)人: | 曹琦;刘二磊;习博建;马建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银邦金属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21/00 | 分类号: | C22C21/00;C22F1/04;H01M2/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和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46 | 代理人: | 谢清萍;刘国伟 |
地址: | 214145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能源 动力电池 铝合金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能源动力电池壳、铝合金及其制造方法。其中,该铝合金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Si:0.17%~0.30%,Fe:0.50%~0.60%,Cu:0.02%~0.08%,Mn:0.90%~1.05%,Mg:0.02%~0.06%,Zn:≤0.05%,Ti:0.015%~0.04%,余量为Al及单个元素小于0.05%、总量小于0.15%的不可避免杂质。本发明提供的铝合金有良好的塑性变形能力且能满足电池壳的深冲性能要求以及表面质量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铝合金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新能源动力电池壳用铝合金、该铝合金的制造方法以及包括该铝合金的新能源动力电池壳。
背景技术
新能源动力电池被誉为新能源汽车的心脏,其电池壳通常是用铝合金制造的。电池壳在成型过程中,变形量大,且与模具接触时表面不能有划伤。然而,现有的新能源动力电池壳用铝合金的晶粒较大,深冲性能不够,而且成型后外壳表面容易粗糙,外观质量不佳,会增加冲压成型过程中模具的更换频率,降低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能源动力电池壳用铝合金、该铝合金的制造方法以及包括该铝合金的新能源动力电池壳。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新能源动力电池壳用铝合金,其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Si:0.17%~0.30%,Fe:0.50%~0.60%,Cu:0.02%~0.08%,Mn:0.90%~1.05%,Mg:0.02%~0.06%,Zn:≤0.05%,Ti:0.015%~0.04%,余量为Al及单个元素小于0.05%、总量小于0.15%的不可避免杂质。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铝合金的延伸率>40%,杯突值>12.5mm。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铝合金的平均晶粒尺寸<30μm。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制造上述铝合金的方法,其包括:
将铸锭进行均匀化;
将均匀化后的铸锭进行热轧,获得热轧坯料;其中所述热轧的开轧温度为550℃~570℃;
将所述热轧坯料进行粗轧,获得粗轧坯料;
将所述粗轧坯料进行精轧,获得铝卷;
将所述铝卷进行连续退火,获得成品。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续退火的退火温度为430℃~460℃,铝卷运行速度为5m/min~7m/min。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均匀化的温度为595℃~610℃,保温时间为12h~14h,保温完成后降温至550℃~570℃。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热轧的终轧温度为340℃~360℃。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铸锭的熔炼温度为740℃~760℃,熔炼时电磁搅拌2~3次,每次10~12min,精炼温度为730℃~750℃,精炼时间为15~20min,铸造温度为695~705℃。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新能源动力电池壳,其包括上述铝合金。
本发明提供的铝合金有良好的塑性变形能力且能满足电池壳的深冲性能要求以及表面质量要求。本发明采用均匀化后直接热轧的方式,开轧温度550℃以上,终轧温度也相应提高,使材料在热轧结束后的静态再结晶更加充分,组织更加均匀。采用连续退火的方式,材料在再结晶退火过程中,升温速度快,有利于获得细小的等轴晶晶粒。本发明的新能源动力电池壳性能优异。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银邦金属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银邦金属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8961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氧化钇薄膜的形成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自带杀菌的剩食菜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