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病房杀菌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91163.2 | 申请日: | 2020-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172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颜妍;王曦;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颜妍;王曦 |
主分类号: | A61L2/10 | 分类号: | A61L2/10;A61L2/24;A61L2/26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朱广 |
地址: | 273500 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病房 杀菌 机器人 | ||
本发明涉及杀菌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病房杀菌机器人。一种病房杀菌机器人,包括壳体、底座、动力组件、灯架、位置传感器、动力组件、风机及多个紫外灯;风机与底座连接,且风机的出风口与第一风道连通,并用于向第一风道输送气流,流入第一风道的气流依次流经第二腔室及第二风道后,进入靠近顶盖一端的多个第三腔室内,并沿旋转支架的中心轴线方向,依次流经同列的多个腔室,以对所有的灯箱进行清洗并由排风口排出。该病房杀菌机器人能够提高杀菌的效果,并能够进行清洗,从而能够确保杀菌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杀菌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病房杀菌机器人。
背景技术
医院的病房、诊室等关键区域的消毒处理大多采用的是安装紫外灯的方式,通过紫外灯的定期开启,完成消毒的处理。这样的方式存在以下问题:
杀菌效果差;紫外灯的外表面的灰尘等的杂质不易清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病房杀菌机器人,其能够提高杀菌的效果,并能够进行清洗,从而能够确保杀菌的效果。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病房杀菌机器人,包括壳体、底座、动力组件、灯架、位置传感器、动力组件、风机及多个紫外灯;
壳体与底座连接,壳体与底座共同形成活动内腔;壳体靠近底座的一端设置有多个与活动内腔连通的排风口,壳体远离底座的一端设置有与活动内腔连通的开口;
动力组件包括丝杠、活动块、导向柱、密封圈、第一风道及导向块;丝杠的一端可转动地与底座连接,丝杠的另一端伸入活动内腔内,且丝杠的中心轴线与壳体的中心轴线重合;活动块与丝杠配合;导向块以及密封圈沿远离底座的方向依次设置在丝杠远离底座的一端;沿丝杠的中心轴线,第一风道贯穿丝杠;多个导向柱的一端均与底座连接,多个导向柱的另一端均沿丝杠的中心轴线向远离底座的一端延伸;
灯架包括连接支架、旋转支架及顶盖;旋转支架远离底座的一端与顶盖连接;旋转支架远离底座的一端与顶盖可转动地连接,且套设在连接支架外;旋转支架的中心轴线与连接支架的中心轴线重合;沿连接支架的中心轴线,连接支架设置有通道及多个导向孔,丝杠位于活动内腔中的部分伸入通道内,活动块与通道的内壁连接,且通道与第一风道连通;多个导向孔用于与多个导向柱一一对应配合,以限制连接支架相对于底座的转动;导向块与通道的内壁配合,以引导灯架沿丝杠的中心轴线方向运动,密封圈与通道的内壁贴合,密封圈用于将通道分隔为第一腔室及第二腔室,丝杠伸入第一腔室,第二腔室与第一风道连通;顶盖设置有与第二腔室连通的第二风道;
沿旋转支架的中心轴线方向,旋转支架的外周面间隔设置有多道环形定位标识,多道环形标识将旋转支架的外周面分隔为多个安装区域;绕旋转支架的中心轴线,每个安装区域内均设置多个灯箱,多个灯箱与多个紫外灯一一对应配合;沿旋转支架的中心轴线方向,同一列的灯箱依次连通;当旋转支架位于活动内腔时,顶盖与开口配合,并封闭开口,多个灯箱与活动内腔的内周面配合,并与活动内腔的内周面共同形成多个第三腔室;多个排风口与靠近底座一端的多个第三腔室一一对应连通,靠近顶盖一端的多个第三腔室均与第二风道连通;
位置传感器与壳体连接,并位于壳体的开口处,位置传感器用于感应环形定位标识,以检测灯架相对于活动内腔的位置;
动力组件包括第一电机及第二电机;第一电机与底座连接,且与丝杠传动连接;第一电机用于驱动丝杠转动,以带动灯架沿丝杠的中心轴线方向相对于活动内腔运动,从而带动紫外灯运动至活动内腔外或运动至活动内腔中;
第二电机与顶盖连接,第二电机与旋转支架传动连接,第二电机用于驱动旋转支架相对于连接支架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颜妍;王曦,未经颜妍;王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911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