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河道清淤结构及其清淤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91854.2 | 申请日: | 2020-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196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覃贵赟;查贵锋;李瑞君;覃贵财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冰梅 |
主分类号: | E02F5/28 | 分类号: | E02F5/28;E02F3/88;E02F3/90;A01G9/02;C02F3/34 |
代理公司: | 广西中知科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5130 | 代理人: | 赵团军 |
地址: | 530001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兴宁区***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河道 清淤 结构 及其 方法 | ||
1.一种河道清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若干间隔铺设于河道底部的沉积收集架、布置于河道两岸的地基固定架,所述沉积收集架的安装于若干地基固定架上,所述沉积收集架上设有多个沉积格,所述沉积收集架于每一沉积格内设有排淤口,且位于其自周侧均设有抽淤口,所述沉积收集架内部设有连通管道,多个所述排淤口通过连通管道均与抽淤口连通;通过所述抽淤口上外接的泥浆泵的作用下抽出沉积收集架内部的淤泥;
所述地基固定架包括用于固定沉积收集架的定位端以及安装于河道两岸的固定端,所述定位端采用扣合式与沉积收集架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端通过固定桩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清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沉积收集架采用拼接结构,多个拼装式的所述沉积收集架的侧部均通过转动连接的方式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河道清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沉积格内部采用漏斗结构,所述排淤口设置在漏斗结构开口最小端的侧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河道清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沉积收集架四周侧的抽淤口连接有抽淤管,所述抽淤管安装在地基固定架的中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河道清淤结构,其特征在于,同一侧的两所述地基固定架之间设有阶梯式的植物种植区。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河道清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勘测河道两岸和河道底部地质结构以及河道长度,获得BIM模型进行分析,指导并制作拼装式清淤结构,根据河道污染程度设置清淤结构的布置间隔以及布置位置;
b.利用打桩机和固定桩将地基固定架固定在河岸两边,填充植物种植区;
c.在施工前的初次清淤后,安装沉积收集架,依次多个清淤结构间隔布置在河道;
d.在第一次对沉积收集架进行清淤处理后,在植物种植区种植生态植物;
e.定期清理沉积收集架,收集时,沉积收集架的抽淤管外接泥浆泵,使沉积收集架的淤泥沿着抽淤口排出;清理时,抽淤管外接低压水,通过低压水冲洗清理连通管道、抽淤管内的沉积物,以及通过低压水对沉积格内的淤泥搅成混浊状,再通过泥浆泵进行抽淤施工;
f.根据河道生态恢复的情况,设置下一河道段的清淤结构的布置间隔,循环上述步骤,对整段河道进行间隔式治理,完成河道的清淤工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河道清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还包括有微生物填料包的绑扎,将微生物填料包绑扎在两相邻的清淤结构的地基固定架之间;所述微生物填料包能够净化水体,微生物填料为复合微生物净化剂。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河道清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中的安装沉积收集架的安装步骤为:
拼装清淤结构,采用打桩机和固定桩将其固定在地基固定架的定位端;
当布置位置位于河道转弯处时,对应的将拼接式的沉积收集架的侧部连接处转动一定角度,使其适应河道结构;
安装抽淤管,将抽淤管接通抽淤口,再将抽淤管固定在地基固定架的内中部。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河道清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还包括有河道前处理步骤,所述河道前处理步骤为:在步骤a拟设计的布置位置的河道段的上游、下游设置围堰,排干围堰之间的河水,再安装地基固定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冰梅,未经李冰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9185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作业机器人的轨道式涂装设备
- 下一篇:一种太赫兹超表面贝塞尔透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