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多维度的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长期性能评价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92375.2 | 申请日: | 2020-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238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2 |
发明(设计)人: | 卢勇;曹荣吉;刘林林;刘爱华;李亚丽;吴昊;温肖博;吴宝鑫;杨惠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10/0639 | 分类号: | G06Q10/0639;G06Q50/26;G01N33/42 |
代理公司: | 南京创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58 | 代理人: | 闫方圆 |
地址: | 21111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多维 高速公路 沥青路面 长期 性能 评价 方法 | ||
1.基于多维度的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长期性能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可对已通车8年以上的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进行长期性能评价,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构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长期性能评价的第一维度评价模型,所述第一维度评价模型是通过检测分指标行驶质量指数RQI、抗滑性能指数SRI、路面破损指数PCI、车辙深度指数RDI、路面结构强度指数PSSI,并将上述的分指标通过权重计算得到第一维度评价指数路面性能状况PPC;
步骤(B),构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长期性能评价的第二维度评价模型,所述第二维度评价模型是通过检测分指标中面层高温性能指数HTPM、下面层高温性能指数HTPL、上面层抗裂指数CRI、基层力学性能指数MPI,并将上述的分指标通过权重计算得到第二维度评价指数路面材料状况RMC;
步骤(C),依次通过第一维度评价模型、第二维度评价模型的结合对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长期性能进行评价,得到该段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长期性能的评价等级,
其中,步骤(B),所述中面层高温性能指数HTPM是经过中面层汉堡车辙试验进行判断的,当中面层汉堡车辙的数值小于1.4mm为等级优90分;在1.4-2.4mm之间为等级中80分;大于2.4mm为等级差60分;
所述下面层高温性能指数HTPL,是根据下面层汉堡车辙试验进行判断的,当下面层汉堡车辙的数值小于4.1mm为等级优90分;在4.1-7.3mm之间为等级中80分;大于7.3mm为等级差60分;
所述上面层抗裂指数CRI,是上面层断裂能试验进行判断的,当上面层断裂能的数值大于等于700J/m2为等级优90分;在300-700J/m2之间为等级中80分;小于等于300J/m2为等级差60分;
所述基层力学性能指数MPI,是根据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进行判断的,当无侧限抗压强度大于7.3Mpa为等级优90分;在4.6-7.3Mpa之间为等级中80分;小于4.6Mpa为等级差60分,
步骤(B),所述第二维度评价模型是通过检测分指标中面层高温性能指数HTPM、下面层高温性能指数HTPL、上面层抗裂指数CRI、基层力学性能指数MPI,并将上述的分指标通过权重计算得到第二维度评价指数路面材料状况RMC,通过公式(7)计算得到,
RMC=wHTPMHTPM+wHTPLHTPL+wCRICRI+wMPIMPI (7)
其中,WHTPM为中面层高温性能指数权重,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采用0.3;WHTPL为下面层高温性能指数权重,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采用0.25;WCRI为上面层抗裂指数权重,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采用0.15;WMPI为基层力学性能指数权重,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采用0.3,
步骤(B),所述中面层高温性能指数权重WHTPM、下面层高温性能指数权重WHTPL、上面层抗裂指数权重WCRI、基层力学性能指数权重WMPI的确定过程如下:
(B1),利用对专家的问卷调查得到的原始数据,构造第二维度评价指数判断矩阵Q,所述第一维度评价指数判断矩阵Q是指标两两比较的结果,对于有上述4个指标的指标体系而言,矩阵形式为:
(B2),对得到第二维度评价指数判断矩阵Q后需要进行计算,利用和法计算各指标的权重值;
(B3),将第二维度评价指数判断矩阵Q的每一列相加,然后将各元素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qij',
(B4),对各行的qij'进行求和得到q1ij',
(B5),将q1ij'形成新矩阵的各列进行相加,然后将各元素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得到各个指标的权重值,
所述w11为中面层高温性能指数权重WHTPM,w12为下面层高温性能指数权重WHTPL、w13为上面层抗裂指数权重WCRI、w14为基层力学性能指数权重WMPI,
所述步骤(C),依次通过第一维度评价模型、第二维度评价模型的结合对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长期性能进行评价,包括以下步骤,
(C1),通过第一维度评价模型对高速公路进行初次评价,若路面性能状况PPC大于等于90分,则高速公路为优;若路面性能状况PPC小于90分,且大于等于80分,则执行(C2),通过路面性能状况PPC进行二次评价;若路面性能状况PPC小于80分,且大于等于70分,则高速公路为次;若路面性能状况PPC小于70分,则高速公路为差;
(C2),通过路面性能状况PPC进行二次评价,若路面材料状况RMC大于等于90分,则高速公路为良;若路面性能状况PPC小于90分,且大于等于80分,则高速公路为中;若路面性能状况PPC小于80分,且大于等于70分,则高速公路为次;若路面性能状况PPC小于70分,则高速公路为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9237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Q 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数据处理系统或方法;其他类目不包含的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处理系统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预定,例如用于门票、服务或事件的
G06Q10-04 .预测或优化,例如线性规划、“旅行商问题”或“下料问题”
G06Q10-06 .资源、工作流、人员或项目管理,例如组织、规划、调度或分配时间、人员或机器资源;企业规划;组织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仓储、装货、配送或运输;存货或库存管理,例如订货、采购或平衡订单
G06Q10-10 .办公自动化,例如电子邮件或群件的计算机辅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