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市政道路检测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92992.2 | 申请日: | 2020-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351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武建珑;李迎春;马慧君;魏友;吴琼霞;朱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建大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23/01 | 分类号: | E01C23/01 |
代理公司: | 合肥道正企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30 | 代理人: | 武金花 |
地址: | 230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市政道路 检测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市政道路检测设备,包括车体以及设于车体后端的后支架,后支架上设有检测相机,后支架上下滑动设置在车体后端,后支架设有第二传动丝杆,在后支架两端任一外侧设有第二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与延伸出后支架相应侧的第二传动丝杆一端固接,在第二传动丝杆上设有第二移动座,第二移动座内设有与第二传动丝杆配合连接的第二传动螺母,检测相机可转向式连接在第二移动座底部,并在第二移动座上设有能够控制检测相机相对转动的转向调节机构。本发明的道路检测设备便于了工作人员对检测设备的操控,显著地拓宽了检测相机的摄像范围,提高了设备的灵活性和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道路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市政道路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道路检测手段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经实现车载道路检测车快速检测方式,消除了人工现场查找的作业劳动强度和危险性。目前国内外车载道路检测技术,大多采用以车载平台、CCD工业相机、GPS、DMI、光源照明设备、传感器、软件系统、计算机工作站等系统集成的道路多功能检测车。目前应用于车体上的检测相机存在摄像范围小、移动不灵活等缺陷,严重影响着检测设备的实施效果及效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市政道路检测设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市政道路检测设备,包括车体,在所述车体后端设有后支架,后支架上设有检测相机,所述后支架包括其后部设有的联动杆,在车体内设有第一驱动电机,第一驱动电机的电机端固接在车体上,第一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固接有第一传动丝杆,第一传动丝杆顶端通过设有的第一轴承座与车体顶部固接,第一传动丝杆上设有第一移动座,第一移动座内设有与第一传动丝杆配合连接的第一传动螺母,在车体后端中间与内部第一传动丝杆对应的位置开设有竖直的条孔,所述联动杆贯穿该条孔直至与第一传动丝杆上的第一移动座固接;所述后支架的中间沿车宽方向设有第二传动丝杆,第二传动丝杆通过两边端部设有的第二轴承座固定架设于后支架上,在所述后支架两端任一外侧设有第二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与延伸出后支架相应侧的第二传动丝杆一端固接,在所述第二传动丝杆上设有第二移动座,第二移动座内设有与第二传动丝杆配合连接的第二传动螺母,检测相机可转向式连接在第二移动座底部,并在第二移动座上设有能够控制检测相机相对转动的转向调节机构。
进一步地,在处于第二驱动电机底部的后支架一侧固定设有第一支撑板,第二驱动电机通过打孔螺钉的方式固接在第一支撑板上。
进一步地,上述转向调节机构包括垂直设于第二移动座底部两端的侧板,任一侧板外设有第三驱动电机,第三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有第一转向轴,第一转向轴贯穿同侧的侧板,并从第二移动座下方横穿至相对侧侧板上,第一转向轴的另一端通过设有的第三轴承座与侧板中心连接,所述检测相机通过设有的连杆固接在第一转向轴上。
进一步地,在处于第三驱动电机底部的侧板处固定设有第二支撑板,第三驱动电机通过打孔螺钉的方式固接在第二支撑板上。
进一步地,上述转向调节机构包括第二移动座顶部设有的第四驱动电机,第四驱动电机的电机端固接在第二移动座上,检测相机顶部通过设有的第二转向轴与第二移动座底部铰接,并在第二转向轴上设有控制检测相机反向回位的扭簧;所述第四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有绕线盘,绕线盘中配合设有随绕线盘转动缠绕或释放的牵引绳,所述后支架包括前端横置的光轴,光轴上滑动套设有进线套管,所述进线套管包括套设于光轴上的滑动套管以及固定设置在滑动套管前端的弧形进线管;所述牵引绳的牵引端自后支架上方穿设进线管,并再自光轴下方固定连接至检测相机底部前端。
优选地,上述进线管管口形状为圆形。
进一步地,在上述车体后端顶部设有监控摄像头,监控摄像头通过无线方式与远程操控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建大交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建大交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9299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立体雨水回用的生态景观廊道
- 下一篇:一种保温涂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