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藻酵素益生菌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93045.5 | 申请日: | 2020-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880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邱霞;张国防;姜进举;王璐璐;张健;李可昌;王发合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明月海藻生物健康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33/135 | 分类号: | A23L33/135;A23L33/00;A23L29/00;A23L29/256;A23L29/30;A23L3/40;A23L3/46;A23P10/30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纪丽丽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藻 酵素 益生菌 微胶囊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海藻酵素益生菌微胶囊,其特征在于,
包括微胶囊壁、微胶囊芯材和芯材载体,
所述微胶囊壁由海藻酸钠、壳聚糖和氯化钙制备而成,
所述微胶囊芯材由海藻酵素和益生菌制备而成,
所述芯材载体为玉米淀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藻酵素益生菌微胶囊,其特征在于,
所述微胶囊包括如下重量组份:海藻酸钠15-20份,壳聚糖2-4份,氯化钙10-15份、海藻酵素液15-25份、益生菌20-30份、玉米淀粉10-2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藻酵素益生菌微胶囊,其特征在于,
所述微胶囊的直径为4-8mm,所述微胶囊的包封率为73%-8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藻酵素益生菌微胶囊,其特征在于,
所述益生菌包含双歧杆菌、乳杆菌、酪酸梭菌、肠球菌和其他益生菌中的一种或其任意混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海藻酵素益生菌微胶囊,其特征在于,
所述双歧杆菌包括乳双歧杆菌、两歧双歧杆菌、青春双歧杆菌和婴儿双歧杆菌中的至少一种,所述乳杆菌包括嗜酸乳杆菌、罗伊氏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植物乳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瑞士乳杆菌、干酪乳杆菌或副干酪乳杆菌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其他益生菌包括嗜热链球菌、肠膜明串珠菌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藻酵素益生菌微胶囊,其特征在于,
所述海藻酵素为褐藻酵素、红藻酵素和绿藻酵素中的一种或其任意混合物;
所述褐藻酵素由褐藻制成,所述褐藻包括海带、昆布、裙带菜或羊栖菜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红藻酵素由红藻制成,所述红藻包括紫菜、石花菜、龙须菜、角叉菜或麒麟菜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绿藻酵素由绿藻制成,所述绿藻包括石莼或浒苔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海藻酵素益生菌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包括:
(1)制备活化益生菌菌种:将一种或多种益生菌菌粉接种至已灭菌冷却的MRS液体培养基中,在 37℃恒温培养进入稳定期后,4000r/min离心并用生理盐水洗涤,收集浓缩菌液;
(2)制备海藻酵素液:将新鲜海藻原料切碎浸泡30-50min,加入复合酶于35℃酶解,经巴氏灭菌后接种30-50℃发酵 3-6天后,通过固液分离得到海藻酵素液;
(3)配制芯材混合液:将步骤(1)浓缩菌液和步骤(2)海藻酵素液混合,得到海藻酵素益生菌混合液,将海藻酵素益生菌混合液与1-2g玉米淀粉搅拌均匀,加入到20-40ml海藻酸钠溶液中混合均匀得到芯材混合液,取10-20mL芯材混合液备用;
(4)配制壳聚糖氯化钙溶液:以1%冰乙酸溶解并稀释氯化钙溶液,取40-60mL稀释后的氯化钙溶液备用;取40-60mL壳聚糖溶液倒入上述稀释后的氯化钙溶液中进行固化0.5-1小时,得到壳聚糖氯化钙溶液;
(5)制备缓释微胶囊:将步骤(3)制备的芯材混合液置于注射容器中,滴入步骤(4)壳聚糖氯化钙溶液中进行成膜反应形成凝胶,用磁力搅拌器 200 r/min转速搅拌,最后置于恒温真空干燥机中干燥得微胶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海藻酵素益生菌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1)中,MRS液体培养基为:牛肉膏10.0g,蛋白胨10.0g,酵母膏5.0 g,三水合乙酸钠 5.0g,葡萄糖 20.0g,柠檬酸二氨 2.0g,MgSO4·7 H2O0.58g,K2HPO4 2.0 g,MnSO4·H2O 0.2g,吐温 80 1.0mL,蒸馏水 1000mL,pH6.5,121℃条件下灭菌2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明月海藻生物健康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明月海藻生物健康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9304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