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脑组织特异性PLTP过表达模型构建方法及测定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94554.X | 申请日: | 2020-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930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王浩;王文芝;陈莹;李明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C12N15/864 | 分类号: | C12N15/864;C12N15/65;C12N15/12;G01N33/68;G01N33/573;A01K67/027;A61K4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马金华 |
地址: | 271016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织 特异性 pltp 表达 模型 构建 方法 测定 | ||
本发明属于PLTP过表达模型构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脑组织特异性PLTP过表达模型构建方法及测定方法,10月龄3×Tg‑AD雄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实验组,以同月龄具有相同遗传背景的雄性C57BL/6J作为对照组;AD模型注射携带PLTP基因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报告基因的腺相关病毒AAV‑PLTP‑EGFP,诱导PLTP的高表达;对照组与模型组均注射不携带PLTP基因只携带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报告基因的腺相关病毒AAV‑EGFP。本发明的PLTP过表达可改善3×Tg‑AD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对3×Tg‑AD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善;通过促进GSK‑3β失活进而减少Aβ产生和Tau蛋白磷酸化有关。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PLTP过表达模型构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脑组织特异性PLTP过表达模型构建方法及测定方法。
背景技术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是痴呆最常见的类型。目前对于AD的研究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提出了多个致病机制学说,并研制出了有一定治疗效果的针对性药物,但其发病机制仍未完全阐明,尚缺少有效的治疗药物。磷脂转运蛋白(phospholipid transfer protein,PLTP)是一种广泛表达于中枢神经系统的糖蛋白,近年,体内、外研究发现,PLTP与AD密切相关。PLTP缺乏可促进老年小鼠认知功能的下降,那么PLTP高表达是否对AD具有改善作用,国内外研究还未见报道。多种方式可用于研究PLTP过表达对AD的影响,如给与重组的PLTP蛋白,但重组的蛋白价格昂贵,而且动物给药还要考虑药物是否能被吸收进入机体,能否透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发挥作用等,因此利用病毒作为载体,脑定位注射后,诱导PLTP基因高表达,进而引起PLTP蛋白表达上调是较为理想的技术,利用这种技术,再结合APP/PS1/Tau三转基因的AD小鼠,可以整体水平明确PLTP高表达对AD的保护作用。AD虽然是危害人类的重要疾病,但目前还未有完全能模拟人类AD的动物模型,这给AD机制及药物开发的研究带来了困难。而APP/PS1/Tau三转基因的AD小鼠目前是众多模型中相对较好的一种AD的模型,通过此模型对PLTP高表达的AD保护作用研究,能更加确证PLTP的抗AD作用。另外,Aβ与Tau都是AD发病过程中的关键分子,而PLTP高表达对两种分子都具有调控作用,也说明其有望成为临床抗AD的成分或靶点之一。而通过病毒介导的基因治疗在肿瘤治疗中已有应用,也时通过病毒介导基因表达的AD治疗具有一定可能性。
通过上述分析,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缺陷为:PLTP缺乏可促进老年小鼠认知功能的下降,PLTP高表达是否对AD具有改善作用,国内外研究还未见报道。
解决以上问题及缺陷的难度为:侧脑室定位注射,腺相关病毒PLTP高表达基因的构建。
解决以上问题及缺陷的意义为:为临床以PLTP为靶点的AD治疗提供依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脑组织特异性PLTP过表达模型构建方法及测定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脑组织特异性PLTP过表达模型构建方法,所述脑组织特异性PLTP过表达模型构建方法包括:
第一步,以3×Tg-AD小鼠作为AD模型,10月龄3×Tg-AD雄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实验组,以同月龄具有相同遗传背景的雄性C57BL/6J作为对照组;
第二步,AD模型注射携带PLTP基因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报告基因的腺相关病毒AAV-PLTP-EGFP,诱导PLTP的高表达;
第三步,对照组与模型组均注射不携带PLTP基因只携带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报告基因的腺相关病毒AAV-EGFP。
进一步,所述脑组织特异性PLTP过表达模型构建方法10月龄3×Tg-AD雄鼠24只,随机分为模型组12只,实验组12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未经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9455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反相悬浮聚合制备吸水性树脂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石墨烯快速成型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