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拟人体消化道酶解制备蛋白小分子肽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97160.X | 申请日: | 2020-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490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罗伟敏;陈顺钦 | 申请(专利权)人: | 营家健康科技(广东)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P21/06 | 分类号: | C12P21/06;C07K1/18;C07K1/34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兴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389 | 代理人: | 冯思婷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拟 人体 消化道 制备 蛋白 分子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模拟人体消化道酶解制备蛋白小分子肽的方法,其包括将骨头破碎成骨块,蒸煮后干燥粉碎,加入蒸馏水调配至质量分数为20~30%;调节pH值至3.0~5.0,加入木瓜蛋白酶和还原剂,辅以超声波和微波进行预酶解;调节pH值至1.0~4.0,加入胃蛋白酶并辅以超声波进行一次酶解;调节pH值至7.0~8.5,加入糜蛋白酶与胰蛋白酶的混合酶,辅以超声波进行二次酶解;进行脱盐处理;收集多肽液进行喷雾干燥,得到蛋白小分子肽。本发明基于模拟人体消化道中主要的消化蛋白酶类的酶解程序,经预酶解及一次、二次酶解,并辅以超声波‑微波,酶解出便于人体直接吸收和利用的蛋白小分子肽类产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蛋白小分子肽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拟人体消化道酶解制备蛋白小分子肽的方法。
背景技术
动物骨头中的营养成分非常丰富,其包含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和钙等成分。我国作为世界肉食第一大国,每年产生的骨头就有1500多万吨。故充分利用动物骨头,大力开发骨类食品,已成为食品行业,尤其是肉类加工企业的首要问题。
近年来的科学研究认为,并不是所有的蛋白都能被人体吸收利用,人体吸收蛋白质主要是以肽的形式吸收,蛋白质被摄入至人体后需要通过人体消化道特定复杂的蛋白质酶解程序,形成特定的蛋白小分子肽才能被人体吸收和利用,从而调节人体内各系统和细胞的生理功能。
目前,采用生物酶催化各种动物源性骨头的技术已在广泛开展,其中传统的制备工艺是将动物鲜骨在高温、高压下进行蒸煮后,去油脱脂,用碱或酸调节pH值后,加入蛋白酶将蛋白质酶解,酶解后可得到小分子的多肽。可见,目前对于动物鲜骨主要采用单一酶法水解,采用单一酶类或非人体消化道酶类水解生产的多肽产品,酶解耗时长,酶解度和寡肽含量低,并且仅凭简单的搅拌混合步骤,难以保证酶类与蛋白质充分结合均匀,酶解效果和效率差,酶解产物中相对分子量高的多肽占比高,并不适合于被人体直接吸收和利用,更不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因此,如何研发出一种在促进蛋白质与酶类充分结合均匀的情况下,基于模拟人体消化道中主要的消化蛋白酶类的酶解程序,以酶解出便于人体直接吸收和利用的小分子肽类产品成为当下食品行业中存在的主要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拟人体消化道酶解制备蛋白小分子肽的方法。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模拟人体消化道酶解制备蛋白小分子肽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已洗净的新鲜动物骨头破碎成骨块,经由沸水蒸煮后,取骨块干燥粉碎后得干燥骨粉,加入蒸馏水调配至质量分数为20~30%的骨泥液;
步骤2,调节所述骨泥液的pH值至3.0~5.0,加入木瓜蛋白酶和还原剂,辅以超声波和微波进行预酶解,得到预酶解液;
步骤3,将步骤2制得的所述预酶解液过滤、离心得到粗蛋白水解液;
步骤4,调节所述粗蛋白水解液的pH值至1.0~4.0,加入胃蛋白酶并辅以超声波进行一次酶解,得到一次酶解液;然后调节所述一次酶解液的pH值至7.0~8.5,加入糜蛋白酶与胰蛋白酶的混合酶,辅以超声波进行二次酶解;待完成二次酶解后,调节pH值至中性得到二次酶解液;
步骤5,采用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和弱碱型阴离子交换树脂组成的混合床对所述二次酶解液进行脱盐处理,得到脱盐水解液;
步骤6,将所述脱盐水解液经超滤膜进行截留分离,收集多肽液进行喷雾干燥,得到蛋白小分子肽。
上述的模拟人体消化道酶解制备蛋白小分子肽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2的具体步骤包括:
步骤2-1,调节所述骨泥液的pH值至3.0~5.0,按所述干燥骨粉质量的0.5%加入木瓜蛋白酶,同时加入还原剂,其中木瓜蛋白酶与还原剂的质量分数比为1:0.2~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营家健康科技(广东)有限公司,未经营家健康科技(广东)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9716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有机发光装置
- 下一篇:一种左西孟旦钠晶型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