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脱嵌型钒基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97504.7 | 申请日: | 2020-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281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林春富;梁贵生;赵修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485 | 分类号: | H01M4/485;H01M4/38;H01M4/58;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陈娟 |
地址: | 26607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脱嵌型钒基 负极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电化学、材料化学和化学电源产品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脱嵌型钒基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所提供的电极材料的化学式为Na2CaV4O12。本发明提供的电极材料用于锂、钠、钾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具有理论比容量高、安全性能好、循环性能极佳等优点。本发明提供的电极材料所涉及的制备方法合成工艺简单,适用于电动汽车等大功率器件充放电以及大规模储能设备储能,在能源储存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发明为用于二次电池负极的材料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化学、材料化学和化学电源产品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脱嵌型钒基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是目前较为安全高效的储能设备,拥有容量大和寿命长等优点。然而,目前商业化的锂离子电池难以满足电动汽车对高能量密度的需求。锂离子电池密度主要由电池材料决定,负极材料负责储存来自正极的锂离子。已经商业化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石墨和Li4Ti5O12都有本征缺陷。石墨的工作电位过低,容易引起安全问题。Li4Ti5O12的可逆比容量太低、工作平台太高,导致由它组成全电池的能量密度低。
为了应对这样的挑战,钒基化合物被研究用于电化学储能。钒基负极材料拥有较大的理论比容量和安全适中的工作平台(1 V左右)。Li3VO4是脱嵌型钒基负极材料的典型代表,其理论比容量达394 mAh g-1,可逆比容量达360 mAh g-1,高于目前商业化的石墨负极材料。Li3VO4安全适中的工作平台可抑制锂枝晶的生成,高的可逆比容量可满足高能量密度的锂离子电池的要求。但是,Li3VO4的循环性能较差(经过1000次循环后比容量剩余51%左右),不能满足长寿命锂离子电池的需求。而且Li3VO4的生产成本较高,这是因为Li3VO4 中的Li不能在充放电过程中脱出从而变相增加了其成本。目前脱嵌型钒基负极材料的种类极少,需要开发性能优异的钒基新材料用于电化学储能。
另外,锂资源在地球储量十分匮乏,这导致了锂离子电池的成本较高而不适用于大规模的储能。钠和钾在地球的储量十分丰富,开发钠、钾离子电池用于大规模储能具有很好的前景。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旨在开发性能优异的脱嵌型钒基负极材料,该材料用于电化学储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脱嵌型钒基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脱嵌型钒基负极材料,所述负极材料的化学式为Na2CaV4O12。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脱嵌型钒基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静电纺丝法或喷雾干燥法;所述静电纺丝法制备得到的材料为Na2CaV4O12纳米丝;所述喷雾干燥法制备得到的材料为Na2CaV4O12多孔微球。
进一步的,所述静电纺丝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将钠源、钙源、钒源、还原剂、水均匀混合并加热至60℃形成混合溶液;
(2)将粘结剂加入混合溶液中并搅拌30 min后获得粘稠的纺丝用前驱体;
(3)将纺丝用前驱体作为纺丝液进行纺丝,获得纳米丝前驱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大学,未经青岛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9750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