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水溶性苝酰亚胺衍生物的快速可视化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97636.X | 申请日: | 2020-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215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姚志轶;黄昆仑;李伊宁;蒋燕萍;贺晓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C09K11/06;C07D47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夏菁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水溶性 亚胺 衍生物 快速 可视化 检测 方法 | ||
1.式I所示的苝酰亚胺衍生物在检测叶酸中的应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式I所示的苝酰亚胺衍生物按照以下方法制备:
(1)将式II所示的化合物与式III所示的化合物进行第一接触反应,得到式IV所示的化合物;
(2)在溶剂存在下,将所述式IV所示的化合物与甲醛、甲酸进行第二接触反应,得到式V所示的化合物;
(3)在溶剂存在下,将所述式V所示的化合物与甲醇、碳酸钠、碘甲烷进行第三接触反应,得到式I所示的化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反应的条件包括:反应温度为90-110℃时反应24h,再在120℃下反应4h。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触反应的条件包括:室温下搅拌1h,然后在110-130℃下加热16h。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接触反应的条件包括:在室温下搅拌12h,加入碘甲烷后加热至50-70℃,反应时间为12h。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反应后还包括:所得反应混合物依次进行除溶剂处理和第一沉淀处理,得到式IV所示的化合物;
所述第二接触反应后还包括:所得反应混合物依次进行除溶剂处理和第二沉淀处理,得到式V所示的化合物;
所述第三接触反应后还包括:所得反应混合物依次进行除溶剂处理和第三沉淀处理,得到式I所示的化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沉淀处理具体包括:
将除溶剂处理后所得粗产物固体分别用甲苯和乙酸乙酯清洗后真空干燥;
所述第二沉淀处理具体包括:
将除溶剂处理后所得粗产物固体用无水乙醚清洗后真空干燥;
所述第三沉淀处理具体包括:
将除溶剂处理后所得粗产物固体用无水乙醚清洗后真空干燥。
8.一种检测叶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式I所示的苝酰亚胺衍生物作为探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式I所示的苝酰亚胺衍生物按照以下方法制备:
(1)将式II所示的化合物与式III所示的化合物进行第一接触反应,得到式IV所示的化合物;
(2)在溶剂存在下,将所述式IV所示的化合物与甲醛、甲酸进行第二接触反应,得到式V所示的化合物;
(3)在溶剂存在下,将所述式V所示的化合物与甲醇、碳酸钠、碘甲烷进行第三接触反应,得到式I所示的化合物;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反应的条件包括:反应温度为90-110℃时反应24h,再在120℃下反应4h。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触反应的条件包括:室温下搅拌1h,然后在110-130℃下加热16h。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接触反应的条件包括:在室温下搅拌12h,加入碘甲烷后加热至50-70℃,反应时间为12h。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反应后还包括:所得反应混合物依次进行除溶剂处理和第一沉淀处理,得到式IV所示的化合物;
所述第二接触反应后还包括:所得反应混合物依次进行除溶剂处理和第二沉淀处理,得到式V所示的化合物;
所述第三接触反应后还包括:所得反应混合物依次进行除溶剂处理和第三沉淀处理,得到式I所示的化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大学,未经中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9763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