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校正方法、校正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98767.X | 申请日: | 2020-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270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4 |
发明(设计)人: | 杨小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7/80 | 分类号: | G06T7/80;G06T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黄琼 |
地址: | 52386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校正 方法 系统 计算机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校正方法、校正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本申请公开的校正方法应用于获取图像的相机模组。所述校正方法用于校正透光盖板引起所述图像的畸变的不对称。所述相机模组包括图像传感器。所述校正方法包括:控制所述图像传感器沿着第一方向平移第一距离、及控制所述图像传感器绕着第一定点旋转第一角度,以使得所述图像传感器上的成像畸变更为对称地分布。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校正方法、校正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通过控制图像传感器平移第一距离并旋转第一角度,使得图像传感器和透光盖板之间能较好地配合成像,相机模组在图像传感器上所成的像上的畸变能更为对称地分布,从而能提升成像效果,并且有利于提升双目摄像头标定的精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成像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校正方法、校正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镜头畸变是光学透镜固有的透视失真的总称,也即由于透视原因造成的失真。畸变是透镜的固有特性(凸透镜汇聚光线、凹透镜发散光线)造成的,所以无法消除,只能改善。高档镜头光学设计以及用料考究,利用镜片组的优化设计、选用高质量的光学玻璃(如萤石玻璃)来制造镜片,可以使透视变形降到很低的程度,但是完全消除畸变是不可能的。目前最高质量的镜头在极其严格的条件下测试,在镜头的边缘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形和失真。在一些成像过程中,还可能会发生畸变不对称现象,即镜头畸变程度在所成图像中不是对称分布的,这往往使得所成图像相比真实景物变形得比畸变对称时更夸张,并且该畸变不对称现象属于相关的视觉标定算法中无法补偿的误差,在摄像头标定领域容易引起较大的标定误差。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校正方法、校正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校正方法应用于获取图像的相机模组。所述校正方法用于校正透光盖板引起所述图像的畸变的不对称。所述相机模组包括图像传感器。所述校正方法包括:控制所述图像传感器沿着第一方向平移第一距离、及控制所述图像传感器绕着第一定点旋转第一角度,以使得所述图像传感器上的成像畸变更为对称地分布。
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校正系统包括透光盖板、相机模组和处理器。所述相机模组包括图像传感器。所述图像传感器用于接收穿过所述透光盖板的光线以获取图像。所述处理器用于控制所述图像传感器沿着第一方向平移第一距离、及控制所述图像传感器绕着第一定点旋转第一角度,以使得所述图像传感器上的成像畸变更为对称地分布。
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校正方法。所述校正方法用于校正透光盖板引起所述图像的畸变的不对称。所述相机模组包括图像传感器。所述校正方法包括:控制所述图像传感器沿着第一方向平移第一距离、及控制所述图像传感器绕着第一定点旋转第一角度,以使得所述图像传感器上的成像畸变更为对称地分布。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校正方法、校正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通过控制图像传感器平移第一距离并旋转第一角度,使得图像传感器和透光盖板之间能较好地配合成像,使得相机模组所成的像上的畸变能更为对称地分布,从而能提升成像效果。并且,在双目摄像头标定的相关技术中,对称分布的畸变能被补偿误差,而畸变不对称的成像是双目标定算法无法补偿的误差,因此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校正方法和校正系统应用在摄像头标定领域,能便于双目标定算法补偿畸变引起的相关误差,从而提升双目摄像头标定的精度。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相机模组和透光盖板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校正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未经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9876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 下一篇:基于图像识别的智慧城市监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