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有电感线圈的集成电路芯片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98794.7 | 申请日: | 2020-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681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湛伟;马淑彬;夏明刚;张俐;丛伟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华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3/64 | 分类号: | H01L23/64;H01L27/118 |
代理公司: | 成都惠迪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5 | 代理人: | 刘勋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电感线圈 集成电路 芯片 | ||
带有电感线圈的集成电路芯片,涉及集成电路技术。本发明在同一个基础结构体上设置电感线圈和芯片焊盘,电感线圈绕组围绕芯片焊盘,芯片焊盘位于电感线圈绕组的中央区域。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充分利用了电感绕组的中央区域,有利于芯片的高度集成化和微型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集成电路技术。
背景技术
芯片片上集成电感常应用在使用电感-电容压控振荡器(LC VCO)的锁相环(PLL)电路,高速信号电路中用于抵消芯片焊盘(PAD)寄生电容效应的T-coil电感,用于增加电路带宽的电感峰化技术的电感,射频电路中使用的电感等。
但是片上集成电感,会占用较大的芯片面积,使得芯片成本增加。
现有技术中,与本专利比较接近的是:
专利1,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申请号:201110445564.2,申请公布号:CN103187926A,LC-VCO芯片及其版图布局方法,主要发明点是将电感线圈和RC滤波器的滤波电容结合进行版图布局,参见图1。
专利2,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申请号:200510111036.8,公开号:CN1979852A,一种提高电感品质因子的版图结构,主要发明点是在电感线圈版图的衬底与金属层之间增加衬底屏蔽层。与本发明的发明点有较大差别,不详述。
其他传统的芯片集成电感与芯片焊盘皆是分立的两个版图,总的版图面积为两者版图之和。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带有电感线圈的集成电路芯片,具有极高的版图面积利用率。
本发明解决所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带有电感线圈的集成电路芯片,其特征在于,在同一个基础结构体上设置电感线圈和芯片焊盘,电感线圈绕组围绕芯片焊盘,芯片焊盘位于电感线圈绕组的中央区域。
进一步的,所述电感线圈分布于基础结构体的至少两个金属层,并通过导线实现不同金属层之间的换层连接。
进一步的,在基础结构体中,至少有一个复用金属层,电感线圈在同一个复用金属层设置有至少两匝线圈,相邻匝之间通过导线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充分利用了电感绕组的中央区域,有利于芯片的高度集成化和微型化。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种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版图布局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的版图布局示意图。
图4是图3的A--A向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将金属层和绝缘层交错重叠的结构体称为基础结构体,焊盘设置在基础结构体上,此系现有技术。
参见图2,本发明将芯片片内集成的电感的电感线圈围绕芯片焊盘(PAD)进行版图布局,以起到节省芯片面积的目的。
图中完整的矩形为芯片焊盘,用于芯片(die)和封装管脚之间电源、地、信号输入输出的互连。芯片焊盘和封装管脚之间,一般使用金线键合(bounding)。
芯片焊盘受到键合工艺等影响,通常占用芯片面积较大。
本发明的电感围绕芯片焊盘进行版图布局,如图2的电感线圈部分。电感线圈的两端分别为信号P、信号N。
信号P、信号N作为电感的两端,接入其他电路模块。即信号P和信号N之间的电感线圈部分等效为电感器件。
电感围绕芯片焊盘进行版图布局,总的版图面积略大于芯片焊盘面积,远小于分立的电感线圈加上分立的芯片焊盘面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华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华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9879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炉渣处理安全监控系统
- 下一篇:光学器件、包括其的投射装置及直线投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