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赛车解耦式纵倾侧倾调节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99033.3 | 申请日: | 2020-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592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发明(设计)人: | 韩毅;王孟恩;关甜;王兆俭;刘嘉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G7/00 | 分类号: | B60G7/00;B60G7/02;B60G13/04;B60G13/00;B60G17/019;B60G17/06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王艾华 |
地址: | 710064***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赛车 解耦式 纵倾 调节 装置 | ||
1.一种赛车解耦式纵倾侧倾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摇臂轴(5)、第二摇臂轴(22)、换向机构、第一推杆(1)、第二推杆(18)、纵倾抑制减震器(7)、侧倾抑制减震器(9)、第一支架(2)、第二支架(3)、第三支架(19)和第四支架(20);
第一支架(2)和第二支架(3)分别与第一摇臂轴(5)的两端连接,第三支架(19)和第四支架(20)分别与第二摇臂轴(22)的两端连接;第一摇臂轴(5)上设置第一侧倾减震器吊耳(27)、第一纵倾减震器吊耳(25)和第一推杆吊耳(26),第二摇臂轴(22)上设置第二侧倾减震器吊耳、第二纵倾减震器吊耳和第二推杆吊耳;第一推杆(1)与第一推杆吊耳(26)连接,第二推杆(18)与第二推杆吊耳连接,纵倾抑制减震器(7)一端连接第一纵倾减震器吊耳(25),另一端连接第二纵倾减震器吊耳,纵倾抑制减震器(7)上设置纵倾抑制弹簧(8);
换向机构包括第一导向片(11)、第二导向片(12)、第一固定框(13)和第二固定框(14);第一固定框(13)一端与第一侧倾减震器吊耳(27)连接,另一端与侧倾抑制减震器(9)一端连接;第二固定框(14)一端与第二侧倾减震器吊耳连接,另一端与侧倾抑制减震器(9)另一端连接,侧倾抑制减震器(9)上设置侧倾抑制弹簧(10);第一导向片(11)和第二导向片(12)交叉设置,第一导向片(11)与第一固定框(13)连接侧倾抑制减震器(9)的一端连接,第二导向片(12)与第二固定框(14)连接侧倾抑制减震器(9)的一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赛车解耦式纵倾侧倾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纵倾线位移传感器(17)和侧倾线位移传感器(23);
第一支架(2)和第三支架(19)位于纵倾抑制减震器(7)同侧,纵倾线位移传感器(17)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架(2)和第三支架(19)连接,用于检测纵倾抑制减震器(7)的实时位移量,侧倾线位移传感器(23)两端分别与第一固定框(13)和第二固定框(14)连接,用于检测侧倾抑制减震器(9)的实时位移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赛车解耦式纵倾侧倾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支架加固片(4)和第二支架加固片(21);
第一支架加固片(4)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架(2)和第二支架(3)连接,第二支架加固片(21)的两端分别与第三支架(19)和第四支架(20)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赛车解耦式纵倾侧倾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倾减震器吊耳(27)、第一纵倾减震器吊耳(25)和第一推杆吊耳(26)均与第一摇臂轴(5)焊接连接,第二侧倾减震器吊耳、第二纵倾减震器吊耳和第二推杆吊耳均与第二摇臂轴(22)焊接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赛车解耦式纵倾侧倾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2)和第二支架(3)上与第一摇臂轴(5)的连接处均内置深沟球轴承,第一支架(2)和第二支架(3)均通过深沟球轴承与第一摇臂轴(5)连接;所述第三支架(19)和第四支架(20)上与第二摇臂轴(22)的连接处均内置深沟球轴承,第三支架(19)和第四支架(20)均通过深沟球轴承与第二摇臂轴(22)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赛车解耦式纵倾侧倾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推杆(1)远离第一推杆吊耳(26)的一端以及第二推杆(18)远离第二推杆吊耳的一端均设置用于连接悬架的杆端轴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赛车解耦式纵倾侧倾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倾抑制减震器(7)与第一纵倾减震器吊耳(25)和第二纵倾减震器吊耳均为螺栓连接;第一导向片(11)与第一固定框(13)、第二导向片(12)与第二固定框(14)以及侧倾抑制减震器(9)与第一固定框(13)和第二固定框(14)之间均为螺栓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赛车解耦式纵倾侧倾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倾抑制减震器(7)上与第一纵倾减震器吊耳(25)和第二纵倾减震器吊耳的连接处均内置向心轴承;所述侧倾抑制减震器(9)上与第一固定框(13)和第二固定框(14)的连接处均内置向心轴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9903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