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隧穿晶体管的漏端负交叠区自对准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01204.1 | 申请日: | 2020-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644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发明(设计)人: | 黄芊芊;李一庆;杨勐譞;王志轩;叶乐;蔡一茂;黄如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29/78 | 分类号: | H01L29/78;H01L29/417;H01L21/336;H01L2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万象新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0 | 代理人: | 贾晓玲 |
地址: | 10087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晶体管 漏端负 交叠 对准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隧穿晶体管的漏端负交叠区自对准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1)衬底准备,有源区的隔离,阱掺杂与衬底预注入;
(2)生长栅介质材料,继而生长栅材料;
(3)通过光刻与刻蚀,形成栅图形;
(4)在栅图形边缘生长薄侧墙;
(5)在栅图形边缘继续生长厚侧墙;
(6)去除靠近源端的栅厚侧墙,保留源端栅薄侧墙;
(7)以光刻胶与漏端栅厚侧墙为掩模,离子注入形成器件的漏;
(8)以光刻胶与源端栅薄侧墙为掩模,离子注入另一种掺杂类型的杂质,形成器件的源;
(9)高温退火激活杂质,然后进入同CMOS一致的后道工序,包括淀积钝化层、开接触孔以及金属化,即可制得具有漏端负交叠区自对准结构的隧穿场效应晶体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穿晶体管的漏端负交叠区自对准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1)中的半导体衬底材料选自Si、Ge、SiGe、GaAs或其他II-VI,III-V和IV-IV族的二元或三元化合物半导体、绝缘体上的硅或绝缘体上的锗。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穿晶体管的漏端负交叠区自对准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2)中的栅介质层材料选自SiO2、Si3N4和高K栅介质材料。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穿晶体管的漏端负交叠区自对准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2)中的生长栅介质层的方法选自下列方法之一:常规热氧化、掺氮热氧化、化学气相淀积和物理气相淀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穿晶体管的漏端负交叠区自对准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2)中的栅材料选自掺杂多晶硅、金属钴,镍以及其他金属或金属硅化物。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穿晶体管的漏端负交叠区自对准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4)的薄侧墙与步骤(5)中的厚侧墙采用相同或不同的侧墙材料。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隧穿晶体管的漏端负交叠区自对准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侧墙材料选自氧化硅、氮化硅、碳化硅中的一种或多种叠层组合。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穿晶体管的漏端负交叠区自对准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4)中的薄侧墙厚度为5-10nm。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5)中的厚侧墙厚度为40-60nm 。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穿晶体管的漏端负交叠区自对准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6)中的厚侧墙与薄侧墙间没有刻蚀终止层,首先去除侧墙后再次生长薄侧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未经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0120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