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氮节能燃气锅炉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01849.5 | 申请日: | 2020-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422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江志铭;李瑞宇;李越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顺德检测院;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F23D14/02 | 分类号: | F23D14/02;F23D14/46;F23D14/48 |
代理公司: | 广州圣理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02 | 代理人: | 董觉非;张凯 |
地址: | 5283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 燃气锅炉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氮节能燃气锅炉,属于锅炉技术领域,包括锅炉主体和燃烧器,锅炉主体上设有烟气进口、烟气出口,锅炉主体内设有炉胆、换热器、回燃室、前烟箱以及后烟箱,前烟箱通过第一管道与燃烧器连通。燃烧器安装在锅炉主体一侧,燃烧器的壳体内设有气体流道和燃烧室,燃烧室内设有引射板,燃烧室与烟气进口连通。气体流道中部设有燃气管道,燃气管道进气端被隔板分隔成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燃气管道外壁与壳体内壁形成第一助燃流道,第一助燃流道内由燃气管道外壁至壳体处设有多层第二助燃流道。该锅炉可以充分利用生物质燃料,还能有效降低燃烧时氮氧化物的生成和排放,降低污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锅炉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低氮节能燃气锅炉。
背景技术
锅炉作为一种能量转换设备,在当今社会上被广泛应用。锅炉的种类多种多样,包括燃煤锅炉、燃油锅炉和燃气锅炉等,各种不同的锅炉在社会不同场景发挥着不同的作用。燃气锅炉作为作为锅炉的一种,顾名思义是以燃气为燃料的锅炉,使用较为经济,燃气锅炉和燃油锅炉、电锅炉比较起来最经济,所以大多数人们都选择了燃气锅炉作为蒸汽、采暖、洗浴用的锅炉设备。但是现有的燃气锅炉也存在着不足之处:
(1)、首先,现有燃气锅炉通常使用天然气、甲烷或液化石油气(液态丙烷气)作为燃料,很少有涉及生物质能的利用。而生物质气化生成合成气含有CO、H2等可燃气体,可用作燃料。生物质相对于传统燃气具有碳中性、总量丰富、价格低廉、易获取等优势,利用生物质作为燃料还可进一步提燃气锅炉的经济效益。
(2)、再者,现有的燃气锅炉燃烧火焰集中,燃烧温度较高,生成较多的氮氧化物。因此在设计锅炉燃烧器时需要注意减少由燃烧引起的对环境的污染。氮氧化物(NOx)是燃烧时生成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对氮氧化物(NOx)的研究表明火焰温度在1100-1400℃时氮氧化物产量显著增加。目前已开发具备烟气循环系统的燃气锅炉大多仅采用烟气外循环的方式减低火焰温度,这种方法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氮氧化物,但是增加了锅炉的运行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低氮节能燃气锅炉,该锅炉可以充分利用生物质燃料,还能有效降低燃烧时氮氧化物的生成和排放,降低污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低氮节能燃气锅炉,包括锅炉主体和燃烧器;
所述锅炉主体上设有烟气进口、烟气出口,所述锅炉主体内设有炉胆、换热器、回燃室、前烟箱以及后烟箱,所述前烟箱通过第一管道与所述燃烧器连通;
所述燃烧器安装在所述锅炉主体一侧,所述燃烧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气体流道和燃烧室,所述燃烧室位于所述气体流道一侧,所述燃烧室内设有引射板,所述燃烧室与所述烟气进口连通;所述气体流道中部设有燃气管道,所述燃气管道进气端被隔板分隔成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所述燃气管道的出气端伸入所述燃烧室中;所述燃气管道外壁与所述壳体内壁形成第一助燃流道,所述第一管道一端与所述前烟箱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助燃流道连通,所述第一助燃流道内由所述燃气管道外壁至壳体处设有多层第二助燃流道,每层所述第二助燃流道的出气端均设有多个喷嘴。
在本发明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炉胆设置在所述锅炉主体中部,所述炉胆上方设有换热器,所述炉胆尾部设有所述回燃室,所述炉胆一端与所述烟气进口连通,相对的另一端与所述回燃室连通,所述回燃室上设有多个出气口,所述回燃室侧壁与所述烟气出口连通;所述前烟箱位于所述锅炉主体内远离所述回燃室的一端,所述后烟箱位于所述锅炉主体内靠近所述回燃室的一端,所述后烟箱与所述烟气出口连通。
在本发明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炉胆通过炉胆接口与所述烟气进口连通,所述炉胆接口的纵截面为喇叭形,且靠近所述炉胆一端的直径大于远离所述炉胆一端的直径。
在本发明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炉胆为波纹炉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顺德检测院;西安交通大学,未经广东省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顺德检测院;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0184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配网电压稳定控制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可组合扩展的探测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