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改良型振动电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01960.4 | 申请日: | 2020-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313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胡振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振华 |
主分类号: | H02K7/06 | 分类号: | H02K7/06;H02K7/065;H02P25/0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良 振动 电机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改良型振动电机,包括有转速可调的驱动电机,其主轴上固定有与主轴正交的反向共线的连杆、滑杆;连杆的外端部固定有固定配重块,滑杆上套设有滑动配重块,滑杆上还设有对该滑动配重块进行约束的约束弹簧和限位体;自然状态下,约束弹簧将滑动配重块顶向和\或拉向滑杆内端;滑杆、约束弹簧、滑动配重块构成的活动配重系统的转动惯量记为I1,连杆、固定配重块构成的固定配重系统的转动惯量记为I0;滑动配重块向滑杆外端\内端滑动至极限位置时,|I1‑I0|分别达到最小值\最大值。该振动电机可根据振动作业的具体阶段,针对性地输出符合瞬时工况的振动频率和幅度,以在节能的同时,输出最佳振动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机械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振动电机。
背景技术
在使用振动电机对螺栓等固定物体进行松卸时,由于一开始物体处于较为紧固的状态,对其进行大幅振动在耗费较多能量的同时,并不能带来良好的松卸效果,并且还将对电机造成过大的力学冲击,因此,起振之初最好使振动电机进行高频低幅振动;而当进行一段时间的松卸作业后,被振物体已处于较为松动的状态,此时则需要振动电机对其进行大幅晃动,才能取得良好的松卸效果。然而目前的振动电机在工作时只能调节转速,其的振幅基本都是固定的,故其振动输出的能耗较大,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型振动电机,该振动电机可根据振动作业的具体阶段,针对性地输出符合瞬时工况的振动频率和幅度,以在节能的同时,输出最佳振动效果。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改良型振动电机包括有转速可调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主轴上固定有与主轴正交的连杆、滑杆,所述连杆、滑杆反向共线;所述连杆的外端部固定有固定配重块,而所述滑杆上套设有滑动配重块,滑杆上还设有对该滑动配重块进行约束的约束弹簧和限位体;自然状态下,所述约束弹簧将滑动配重块顶向和\或拉向滑杆内端;所述滑杆、约束弹簧、滑动配重块构成的活动配重系统关于所述主轴的转动惯量记为I1,所述连杆、固定配重块构成的固定配重系统关于所述主轴的转动惯量记为I0;所述滑动配重块向滑杆外端滑动并到达极限位置时, | I1- I0|达到最小值,所述滑动配重块向滑杆内端滑动并到达极限位置时,| I1- I0|达到最大值。
作为优选,所述约束弹簧为连接所述滑杆内端,以及所述滑动配重块的拉簧;所述限位体设于所述滑杆外端。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电机配置有调速器,所述调速器耦合至一个单片机模块,由该单片机模块控制驱动电机的转速;并且,所述驱动电机还配置有振动传感模块,所述振动传感模块将驱动电机的瞬时振动信息反馈给所述单片机模块,由该单片机模块根据振幅越大-转速越低的规则来调节驱动电机的转速。进一步地,所述振动传感模块为位置传感器,所述位置传感器将自身的实时位置数据传输给所述单片机模块,所述单片机模块对所述实时位置数据的绝对值求均值,以得到驱动电机的振幅。或者,所述振动传感模块为模电模块,包括一组振动开关,其中各振动开关的接通阈值由小到大分为5挡以上,挡位越高,则接通所需的振幅越大;各振动开关分别串接一个限流电阻后,再并联成一个振动开关组,所述振动开关组与电源串成的串路的一端接地,一端接所述单片机模块的一个模电引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该改良型振动电机在起振之初,使驱动电机的转速最大化,此时,受离心力作用,所述滑动配重块向滑杆外端滑动并到达极限位置,此时,活动配重系统和固定配重系统的转动惯量差值达到最小,整个振动电机实现高频、低振幅振动;而随着被振物体逐渐松动,逐渐调低驱动电机之转速,此时,活动配重系统和固定配重系统的转动惯量差值逐渐变大,使振幅逐渐扩大,整个振动电机逐渐向低频大振幅趋势输出振动,从而符合实际工况需求,以使整个振动过程保持低能耗,高效果的状态。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振华,未经胡振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0196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