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反光带的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02247.1 | 申请日: | 2020-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475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任文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临海市文正反光材料厂 |
主分类号: | B65H37/04 | 分类号: | B65H37/04;B65H20/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702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带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反光带的制作方法,应用压烫装置,压烫装置包括机架,机架的一端上设有用于放置第一收卷辊和第二收卷辊的放置架、处在放置架一侧的加热辊、处在加热辊正上方的加压组件、处在加热辊远离放置架一侧的收料框以及托料架,加压组件可沿竖直方向挤压或远离加热辊,反光带从加热辊和加压组件之间穿过,托料架与加压组件连接,且托料架处在反光带的下方;在临时停机后,通过加压组件的向上移动,使反光带不再接触加热辊的表面,当加热辊重新启动时,需加热辊表面的温度在达到要求再将加压组件复位,反光带和加热辊的接触时间适度,反光带不会因吸收过多热量而损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反光带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反光带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反光带的本质就是将玻璃微珠等用胶粘剂固定在织物上,利用光线在玻璃微珠内折射、反射后回归反射的光学原理,使得反射光按入射光方向发部分返回光源方向,从而在夜间或是黑暗处有效提示,避免发生意外。
目前,公开号为CN109514987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整体式反光材料的自动压烫机,其结构包括机体、布料卷、反光弹力布卷、输送导向辊、压烫装置、工作台、卷带辊,所述机体一侧的布料搁辊上放置有布料卷,所述布料卷的正下方设有反光弹力布卷,所述反光弹力布卷与机体的反光料搁辊活动连接,所述反光弹力布卷、布料卷通过输送导向辊穿过压烫装置与工作台之间而与卷带辊连接,所述卷带辊安装在机体的另一侧,所述输送导向辊设在工作台的两侧及远离压烫装置的上下两端,所述工作台的上方设有两组与机体连接的压烫装置,所述压烫装置与反光弹力布卷的顶面接触。
反光材料在制作过程中是连续不断地经过压烫装置,当压烫装置停机时,反光材料同步停止传送。而当压烫装置再次启动时,由于压烫装置需要一定时间进行升温,反光材料先不进行传输,等到压烫装置的温度达标后再开始反光材料的运输。但这样会导致与压烫装置接触的反光材料受热时间过长,反光材料容易出现损坏。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反光带的制作方法,其通过减少反光带长时间受热的情况出现,以达到降低反光带损坏的目的。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反光带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分别制作出基材和反光条,基材的一侧上涂有热熔胶,成型的基材和反光条分别绕卷在第一收卷辊和第二收卷辊上;
步骤S2:将绕卷有基材的第一收卷辊和绕卷有反光条的第二收卷辊安装到压烫装置上,再将基材和反光条的一端引出并分别绕卷在压烫装置上;
步骤S3:启动压烫装置,完成基材和反光条的压合以形成反光带;
压烫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一端上设有用于放置第一收卷辊和第二收卷辊的放置架、处在放置架一侧的加热辊、处在加热辊正上方的加压组件、处在加热辊远离放置架一侧的收料框以及托料架,所述加压组件可沿竖直方向挤压或远离加热辊,所述反光带从加热辊和加压组件之间穿过,所述托料架与加压组件连接,且托料架处在反光带的下方;
当需要暂停反光带的压烫时,加压组件上移,托料架随加压组件上移并带动反光带脱离加热辊,而当压烫装置重新启动时,加热辊预加热后加压组件带动反光带复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临时停机后,通过加压组件的向上移动,使反光带不再接触加热辊的表面,当加热辊重新启动时,加热辊表面的温度在达到要求后,再将加压组件复位,重新对反光带进行热压处理,反光带和加热辊的接触时间适度,反光带不会因吸收过多热量而损坏。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步骤S1的具体实施过程为:在基材成型过程中,对基材一侧的中部进行挤压,使基材的中部形成凹槽;基材成型后,在凹槽底部涂抹上热溶胶,待热熔胶冷却后,再将基材收卷到第一收卷辊上;制备反光条,成型后的反光条一侧上镀有PET膜,反光条的另一侧侧面为镀铝面,反光条成型后收卷到第二收卷辊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临海市文正反光材料厂,未经临海市文正反光材料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0224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