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多功能智能生态建筑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02472.5 | 申请日: | 2020-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366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杨成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文理学院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F24F11/46;F24F11/58;F03B13/00;H02S10/12 |
代理公司: | 西安铭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23 | 代理人: | 耿路 |
地址: | 635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联网 多功能 智能 生态 建筑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多功能智能生态建筑系统,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包括建筑本体,建筑本体内安装有地源热泵机组,地源热泵机组连接有管道和换热管,管道与换热管之间设置有多个地热交换器,建筑本体内安装有蓄水箱和驱动发电机,建筑本体内安装有空调机、温度传感器、控制器,控制器与温度传感器、水泵I、电磁阀I电连接,控制器通过无线网络与无线控制模块或手机连接,本发明达到了使得建筑系统能满足人们在夏天或冬天对室内温度需求的同时,可以降低因空调的使用耗费大量的电量,且不影响室内的空气质量,同时也可降低对煤炭资源的消耗,减少有害气体的产生,降低环境污染的同时,也降低了供暖成本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教学辅助用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多功能智能生态建筑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舒适的生活居住条件一直是人们不断追求的目标,对居住的环境和能源需求也在不断地提高,生态建筑系统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们的需求。
生态建筑本质就是能将数量巨大的人口整合居住在一个超级建筑中,通过建筑内外空间中的各种物态因素,使物质、能源在建筑生态系统内部有秩序地循环转换,获得一种高效、低耗、无废、无污、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
但是,在夏天或者冬天当人们需要把室内温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时,通常通过在室内配备空调去控制室内的温度,然而空调需要耗费大量的电量,且室内需要处于封闭状态,对室内空气质量有影响;冬天,进行供暖往往采取以煤炭为热源的集体供暖方式,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污染环境,消耗大量能源的同时,极大地提高了供暖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的建筑系统夏天人们通常在室内配备空调去控制室内的温度,然而空调需要耗费大量的电量,且室内需要处于封闭状态,对室内空气质量有影响;冬天,进行供暖往往采取以煤炭为热源的集体供暖方式,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污染环境,消耗大量能源的同时,极大地提高了供暖成本的缺点,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满足人们在夏天或冬天对室内温度需求的同时,可以降低因空调的使用耗费大量的电量,且不影响室内的空气你质量,同时也可降低对煤炭资源的消耗,减少有害气体的产生,降低环境污染的同时,也降低了供暖成本的基于物联网的多功能智能生态建筑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这样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多功能智能生态建筑系统,包括建筑本体,所述建筑本体安装有地源热泵机组,所述地源热泵机组上端通过水泵I连接有管道,所述地源热泵机组下端连接有换热管,所述换热管埋于地下层,所述地源热泵机组、所述换热管与所述管道形成闭环,所述管道与所述换热管之间设置有多个地热交换器,所述地热交换器安装于所述建筑本体内;
所述建筑本体内安装有蓄水箱,所述蓄水箱内设置有叶轮,所述叶轮连接有驱动发电机,所述驱动发电机连接有蓄电池,所述叶轮上端设置有雨水管,所述雨水管连通至所述建筑本体顶部,所述蓄水箱与所述地源热泵机组通过通水管连通,所述通水管与所述地源热泵机组之间设置有电磁阀I;
所述建筑本体安装有空调机、温度传感器、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水泵I、所述电磁阀I电连接,所述控制器通过无线网络与无线控制模块或手机连接。
优选地,所述蓄水箱内设置有液位传感器,所述蓄水箱通过电磁阀II和连接管道连接有市水,所述蓄水箱连接有溢水管,所述溢水管远离所述蓄水箱的一端连通排水管道。
优选地,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电磁阀II、所述液位传感器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建筑本体顶部设置有风力发电装置和太阳能电池板,所述风力发电装置、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均与所述蓄电池连接。
优选地,所述建筑本体设有地下室,所述地源热泵机组安装于所述地下室,所述地下室设置有照明灯,所述照明灯与所述蓄电池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文理学院,未经四川文理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0247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小鼠肺组织原代上皮干细胞球培养方法
- 下一篇:一种微流控核酸检测卡盒及试剂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