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小发散角MicroLED器件及MicroLED阵列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03865.8 | 申请日: | 2020-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746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1 |
发明(设计)人: | 孙雷;张婧姣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数字光芯集成电路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9/33 | 分类号: | G09F9/33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宇正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76 | 代理人: | 李明卓 |
地址: | 100015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散 microled 器件 阵列 | ||
本发明提供了小发散角Micro LED器件及Micro LED阵列,包括微光学系统、Micro LED颗粒、隔离结构、像素电极、阴极电极。由于LED发光原理因素,Micro LED器件出光发散角过大,而在工业曝光领域和图像投影领域受投影镜头数值孔径限制,需要Micro LED器件及其阵列所发出的光具有较小的发散角。本专利通过在Micro LED器件上集成隔离结构、微光学系统的方式进一步收敛发散角使之满足工业曝光领域和图像投影领域的应用。凭借高集成度和可控的光场发散角度,最终将Micro LED推向工业曝光领域和图像投影领域的大规模应用阶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小发散角Micro LED器件及Micro LED阵列。
背景技术
Micro LED技术一般指微型的LED颗粒通过可控的电极供电并控制其开关的技术。目前Micro LED的尺寸从微米级一直到百微米级。一般将相对较大的LED颗粒叫为MiniLED,但Mini LED与Micro LED之间的区分相对模糊。本专利所述Micro LED包含直径小于等于500微米的微LED颗粒。在部分研究者定义中Mini LED也包含500微米以下的微LED颗粒。在Micro LED与Mini LED双方定义重合区间内,本文所指Micro LED也可用Mini LED的称呼进行命名。即也可理解为本文所述Micro LED可用Mini LED进行等价替换。
目前Micro LED技术大量应用于平板显示领域,并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从应用层面角度,平板显示领域要求具有较大的观看角度,因此要求Micro LED具有较大的出光角度。从技术原理角度,Micro LED的量子阱的电致发光为360度发光,因此具有极大的发散角度,恰好满足了平板显示领域应用需求。
而在将Micro LED技术用于紫外曝光、投影仪等光学应用中,由于投影镜头的引入即光学原理限制及应用本身对投影镜头出射光线发散角的要求,需要Micro LED阵列每一个像素单元器件所发光线均有与投影镜头所对应的较小的发散角度。超出发散角度之外的光线将成为杂散光导致对比度下降,黑场亮度过高,像素串扰等问题。
本发明通过采用芯片级光学设计及集成式芯片光学加工方法,通过像素电极、隔离结构形成对出射光线的反射和吸收的腔体,最终使出射光线仅能向阴极电极和微光学系统方向出射。而微光学系统对出射光线的进一步收敛出射光线的发散角,最终满足数字曝光及投影领域的对Micro LED器件的小发散角技术需求。
本发明小发散角Micro LED器件及Micro LED阵列主要优点在于:
1.通过采用隔离结构、金属像素电极形成的光学结构将Micro LED颗粒所发出的光线反射到所需的输出方向上进一步提高了整个Micro LED器件的整体光效率。
2. 通过采用微光学系统将Micro LED器件的发散角进一步收敛到所需的发散角,满足了数字曝光及图像投影系统对小发散角Micro LED器件的光学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小发散角Micro LED器件及Micro LED阵列,旨在使Micro LED器件及Micro LED阵列发出小发散角的光线使之满足数字曝光及图形投影系统的光学需求。
提出了采用微光学系统、Micro LED颗粒、隔离结构、像素电极、阴极电极的小发散角Micro LED器件及Micro LED阵列,用以解决现有的技术缺陷。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小发散角Micro LED器件包括微光学系统1、Micro LED颗粒 2、隔离结构3、像素电极4、阴极电极5,所述像素电极4位于底部,所述Micro LED颗粒 2与所述隔离结构3置于所述像素电极4上方,所述阴极电极5置于所述Micro LED颗粒 2与所述隔离结构3上方,所述微光学系统1置于所述阴极电极5上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数字光芯集成电路设计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数字光芯集成电路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0386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采用低共熔溶剂分离钍的方法
- 下一篇:天线系统及无线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