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体式编织覆膜支架收边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04900.8 | 申请日: | 2020-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441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关国平;李志荣;王璐;郭爱军;王富军;林婧;刘晓凤;李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广东富江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86 | 分类号: | A61F2/86;A61M3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徐俊 |
地址: | 20160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体式 编织 支架 工艺 | ||
1.一种一体式编织覆膜支架收边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起始端收边工艺和结尾端收边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编织的起始阶段采用圆台形的编织模具,而非圆柱型的模具,在编织的起始阶段仅使用高分子纱线编织,得到覆膜;
步骤2:当覆膜编织至圆柱部分时,金属丝参与编织;
步骤3:当覆膜支架编织至有效使用长度时,其中的金属丝不再继续参与编织,而其中的高分子纱线继续向前编织,得到覆膜;
步骤4:继续向前编织时,采用圆台形的编织模具,而非圆柱型的模具;继续向前编织一定长度后编织完成,覆膜支架下机;
步骤5:覆膜支架下机后,对起始端覆膜进行热处理或粘合处理;
步骤6:使起始端金属丝头端全部位于覆膜的外面,对金属丝头端进行点焊、点胶或高分子膜、高分子管包覆处理;
步骤7:将起始端处理后的覆膜向覆膜支架主体方向连续向外翻折两次,使处理后的金属丝头端位于覆膜外翻所形成的腔内;
步骤9:采用缝合或粘合的方式固定外翻后的覆膜与覆膜支架,起始端收边完成;
步骤10:对结尾端覆膜端进行热处理或粘合处理;
步骤11:使结尾端金属丝头端全部位于覆膜的外面,对金属丝头端进行点焊、点胶或高分子膜、高分子管包覆处理;
步骤12:将结尾端处理后的覆膜向覆膜支架主体方向连续向外翻折两次,使处理后的金属丝头端位于覆膜外翻所形成的腔内;
步骤13:采用缝合或粘合的方式固定外翻后的覆膜与覆膜支架,结尾端收边完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式编织覆膜支架收边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步骤4中采用的圆台形的编织模具设有上下平行的两个圆形面,两个圆形面的中轴线重合;两个圆形面设有不同的直径,大圆形面的直径设为小圆形面直径的1.1-1.5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一体式编织覆膜支架收边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台形编织模具的大圆形面与小圆形面之间通过圆形面中轴线形成的梯形截面的斜边长度设为4-10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式编织覆膜支架收边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6中金属丝头端的长度设为2-5mm,所述高分子膜、高分子管的材料设为热缩性、生物相容性高分子材料。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一体式编织覆膜支架收边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膜、高分子管的材料设为PE或PTFE。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式编织覆膜支架收边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7中向外翻折一次的覆膜宽度设为2-5m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式编织覆膜支架收边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1中金属丝头端的长度设为2-5mm,所述的高分子膜、高分子管的材料设为热缩性、生物相容性高分子材料。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一体式编织覆膜支架收边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膜、高分子管的材料设为PE或PTFE。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式编织覆膜支架收边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2中向外翻折一次的覆膜宽度设为2-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广东富江医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华大学;广东富江医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0490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房屋通风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用于家蚕种质资源培育保护的设备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