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体式编织覆膜支架收边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04900.8 | 申请日: | 2020-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441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关国平;李志荣;王璐;郭爱军;王富军;林婧;刘晓凤;李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广东富江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86 | 分类号: | A61F2/86;A61M3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徐俊 |
地址: | 20160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体式 编织 支架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一体式编织覆膜支架收边工艺,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起始端收边工艺和结尾端收边工艺;采用“二步结束法”对金属和高分子纤维材料混编的一体式编织覆膜支架进行了收边。通过“二步结束法”收边工艺,可对一体式编织覆膜支架的端部进行光滑收边,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覆膜支架的支撑性能。工艺简约、实用性强、创造性突出;其应用将有利于推动二元混编一体式覆膜支架的产业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一体式编织覆膜支架收边工艺,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的覆膜支架由覆膜、支架、缝合线三部分组成,制作工艺流程为:分别制作覆膜和支架,再采用手工缝合的方式将覆膜和支架连结起来。手工缝合由于缝合手法的不同、个体的差异,往往导致最终产品的质量控制非常困难,传统覆膜支架手工缝合的制作工艺存在生产效率低下、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的缺陷;工艺流程也不易标准化和自动化。而目前发展的一体式编织覆膜支架,是通过编织的方法,直接将支架和覆膜一次性地编织出来。显而易见地,这一工艺很好地克服了传统覆膜支架的不足。然而,一体式编织覆膜支架在编织结束完成后,支架的两端往往存在纱线的断头;金属和高分子纤维二元的一体式编织覆膜支架存在散边、边缘不光滑和热处理温度不好确定的问题。收边处理时,如果选择对高分子材料的热处理温度,则无法对金属丝进行焊接。而如果采用金属丝的焊接温度,又会对高分子材料造成破坏。因此,一体式编织覆膜支架如何收边处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解决一体式编织覆膜支架如何收边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解决上述问题的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一体式编织覆膜支架收边工艺,包括起始端收边工艺和结尾端收边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编织的起始阶段采用圆台形的编织模具,而非圆柱型的模具,在编织的起始阶段仅使用高分子纱线编织,得到覆膜;
步骤2:当覆膜编织至圆柱部分时,金属丝参与编织;
步骤3:当覆膜支架编织至有效使用长度时,其中的金属丝不再继续参与编织,而其中的高分子纱线继续向前编织,得到覆膜;
步骤4:继续向前编织时,采用圆台形的编织模具,而非圆柱型的模具;继续向前编织一定长度后编织完成,覆膜支架下机;
步骤5:覆膜支架下机后,对起始端覆膜进行热处理或粘合处理;
步骤6:使起始端金属丝头端全部位于覆膜的外面,对金属丝头端进行点焊、点胶或高分子膜、高分子管包覆处理;
步骤7:将起始端处理后的覆膜向覆膜支架主体方向连续向外翻折两次,使处理后的金属丝头端位于覆膜外翻所形成的腔内;
步骤9:采用缝合或粘合的方式固定外翻后的覆膜与覆膜支架,起始端收边完成;
步骤10:对结尾端覆膜端进行热处理或粘合处理;
步骤11:使结尾端金属丝头端全部位于覆膜的外面,对金属丝头端进行点焊、点胶或高分子膜、高分子管包覆处理;
步骤12:将结尾端处理后的覆膜向覆膜支架主体方向连续向外翻折两次,使处理后的金属丝头端位于覆膜外翻所形成的腔内;
步骤13:采用缝合或粘合的方式固定外翻后的覆膜与覆膜支架,结尾端收边完成。
优选地,所述上述的步骤1,步骤4中采用的圆台形的编织模具设有上下平行的两个圆形面,两个圆形面的中轴线重合;两个圆形面设有不同的直径,大圆形面的直径设为小圆形面直径的1.1-1.5倍。
优选地,所述的圆台形编织模具的大圆形面与小圆形面之间通过圆形面中轴线形成的梯形截面的斜边长度设为4-1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广东富江医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华大学;广东富江医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049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房屋通风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用于家蚕种质资源培育保护的设备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