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收纳鞋柜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05747.0 | 申请日: | 2020-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667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毛娅;臧天朔;刘雨兮;徐丙州;吴昕怡;钱意祯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47B61/04 | 分类号: | A47B61/04;A47B97/00;B65G1/04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杨宏伟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收纳 鞋柜 | ||
1.一种自动收纳鞋柜,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框架、存鞋模块及取放鞋模块,所述外框架内从左至右分为存储区和取放区,所述存鞋模块设于存储区,其包括多个水平方向排列的存鞋框架,每个存鞋框架上设有多个竖直方向排列的存鞋板,使得在外框架内形成二维阵列存鞋板,最左侧的存鞋框架固定安装在外框架上,其余所有存鞋框架均通过独立的水平移动装置安装在外框架的存储区;所述取放鞋模块包括取鞋板和驱动取鞋板在二维阵列存鞋板所在的二维平面运动的二维平面运动装置,所述取鞋板与存鞋板平行设置,且两者采用公母配合结构镂空设置,使得取鞋板可以相对于存鞋板无障碍上下运动,从而完成取鞋和存放鞋功能,所述外框架的取放区预留供存鞋框架平移一个取鞋板宽度的空位,每个所述存鞋框架的最底部存鞋板下方都预留供取鞋板水平移动的空间;对于最左侧或者中间存鞋框架上的鞋子,要取放鞋子时,先通过水平移动装置逐个移动其右侧的所有存鞋框架为取鞋板侧移动腾出取鞋空间,之后通过二维平面运动装置驱动取鞋板运动到底部,通过存鞋框架下部预留的空间移动到腾出的取鞋空间,将鞋子转移到取鞋板上或者将鞋子存放到存鞋板上,之后通过二维平面运动装置驱动取鞋板运动到底部,通过存鞋框架下部预留的空间移动到的取放区,通过水平移动装置逐个向左移动被移动过的存鞋框架,所有设备复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自动收纳鞋柜,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维平面运动装置包括两个水平支架、一个竖直支架、四个同步带轮、同步带、两个驱动电机、两个水平导轨、一个竖直导轨以及配套的滑块,两个水平支架分别固定安装在外框架内后侧的顶部和底部,两个水平导轨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水平支架上,所述竖直支架上下两端分别通过水平滑块安装在两个水平导轨上,所述竖直导轨固定安装在竖直支架上,形成工字型结构,所述取鞋板通过竖直滑块安装在竖直导轨上,所述竖直支架上下端每端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转向轮,每个水平支架两端分别安装一个同步带轮,所述同步带通过四个转向轮绕过四个同步带轮形成闭合环形带,并固定在竖直滑块上,两个驱动电机分别与两个水平支架同一侧的同步带轮动力传动相连。
3.如权利要求2所述自动收纳鞋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存鞋板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一纵向板和第一横向板,所述第一固定板水平的固定安装在存鞋框架上,两个第一纵向板向上倾斜的固定在第一固定板上,所述第一横向板设于第一纵向板外侧;所述取鞋板包括第二固定板、第二纵向板和第二横向板,所述第二固定板水平的固定安装在竖直滑块上,两个第二纵向板向下倾斜的固定在第二固定板上,所述第二横向板设于第二纵向板外侧;两个第二纵向板之间距离大于两个第一纵向板之间距离,且两个第二横向板与两个第一横向板位置错开设置,形成公母配合结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自动收纳鞋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移动装置包括设于外框架前侧底部的平移导轨、水平直齿条、多个平移滑块、平移电机和齿轮,所述水平直齿条固定在平移导轨上,每个存鞋框架均通过一个平移滑块安装平移导轨上,且每个存鞋框架均上均安装一个与水平直齿条啮合的齿轮,每个齿轮均通过一个平移电机驱动。
5.如权利要求3所述自动收纳鞋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纵向板和第二纵向板的倾斜角度相同,且为15-35度。
6.如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自动收纳鞋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架上与取放区对应的前侧面设有取鞋口,所述取鞋口下方设有可折叠收纳的换鞋凳。
7.如权利要求6所述自动收纳鞋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换鞋凳包括座板、伸缩杆、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顶部通过铰链安装在座板底部前侧,底部通过铰链安装在外框架后侧,第二支撑杆顶部通过铰链安装在座板底部后侧,底部通过铰链安装在外框架中部,所述伸缩杆顶部铰接在第一支撑杆中部,其中第二支撑杆底部的铰链高度位置低于第一支撑杆底部铰链位置,底部铰接在外框架前侧,形成六杆机构。
8.如权利要求7所述自动收纳鞋柜,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为电动推杆、气缸或者液压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0574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含气凝胶隔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电机定子及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