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化学镍废水处理系统及处理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07953.5 | 申请日: | 2020-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175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发明(设计)人: | 严金土 | 申请(专利权)人: | 逸辰环保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3/16;C02F101/20;C02F101/16;C02F101/10 |
代理公司: | 厦门律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5 | 代理人: | 张辉;李增进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火炬高新区(翔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化学 废水处理 系统 处理 工艺 | ||
1.一种化学镍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相连的调节池、第一沉淀池、光催化反应池、第二沉淀池、厌氧池、BAF池和MBR池,所述调节池的顶部设有加药管,所述第一沉淀池的前端设有第一提升泵,所述第一提升泵的进水端和出水端分别连接第一提升管和第一导水管,所述的第一提升管伸入所述调节池底部,所述的第一导水管与所述第一沉淀池的上部相连通,所述第二沉淀池的前端设有第二提升泵,所述第二提升泵的进水端和出水端分别连接第二提升管和第二导水管,所述第二提升管的一端与所述光催化反应池的底部相连通,所述第二导水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沉淀池的上部相连通;所述光催化反应池的内部通过隔板分隔呈上下分布的第一反应室、第二反应室和出水腔室,所述第一反应室的侧壁上设有用于与第一沉淀池相连通的进水口,第一反应室内部设有第一光催化组件,第一反应室底部的隔板在远离进水口一侧开设有与第二反应室相连通的第一导水孔,所述第二反应室内部设有第二光催化组件,第二反应室底部的隔板在远离第一导水孔的一侧开设有与出水腔室相连通的第二导水孔,所述出水腔室的侧壁上开设有用于与第二提升管相连的出水口;所述的第一光催化组件包括沿着水流方向依次间隔布设的若干组第一处理组件,所述的第一处理组件包括光触媒材料层和UV灯管,所述UV灯管外接电源,任意相邻的两组第一处理组件之间设有挡水板,所述的挡水板上沿长度方向均匀开设有若干个导水缺口,任意相邻的两块挡水板上的导水缺口相互错开设置;所述的光触媒材料层为固载TiO2光催化剂的不锈钢丝网层;所述的第二光催化组件包括沿着水流方向依次间隔布设的若干组第二处理组件,所述的第二处理组件包括光催化材料填充层和紫外灯管,所述紫外灯管外接电源,任意相连的两组第二处理组件之间设有隔水板,所述的隔水板沿长度方向均匀开设有若干个过水缺口,任意相邻的两块隔水板上的过水缺口相互错开设置;所述光催化材料填充层内填充的材料为铁碳微电解材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化学镍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池的内部通过密封隔板分隔成从左至右依次设置的进水区、厌氧反应区和出水区,进水区的下部开设有用于与第二沉淀池相连通的进水口,厌氧反应区内悬挂有用于附着微生物的载体挂件,底部设有排泥口,所述的密封隔板包括设在进水区和厌氧反应区之间的第一密封隔板和设在厌氧反应区和出水区之间的第二密封隔板,所述第一密封隔板的顶部开设有用于连通进水区和厌氧反应区的缺口,所述第二密封隔板的上部开设有若干个用于连通厌氧反应区和出水区的滤水孔,出水区上部设有用于与BAF池相连通的出水口。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化学镍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BAF池内部由下至上依次设有曝气盘组、多孔承托板和活性炭填充层,所述的曝气盘组与外置的气体发生器相连通,所述BAF池的侧壁在所述多孔承托板的下方开设有用于与厌氧池相连通的进水口,BAF池的侧壁在活性炭填充层的上方开设有用于与MBR池相连通的出水口。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化学镍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MBR池的侧壁上部设有用于与BAF池相连通的进水口,MBR池的内部设有浸没式超滤膜组件,所述的超滤膜组件包括导水管和中空纤维帘,所述导水管与抽水泵相连,所述的中空纤维帘由若干中空纤维膜通过编织线规则编织而成,所述中空纤维膜的一端与所述导水管相连通,另一端为封闭端。
5.一种化学镍废水处理工艺,采用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学镍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化学镍废水排入调节池内,通过加药管中往调节池内加入Ca2+氧化剂进行充分混合;
S2、通过第一提升泵将调节池内的水泵入第一沉淀池中进行沉淀;
S3、第一沉淀池的上清液进入光催化反应池内进行光催化氧化处理,出水经第二提升泵泵入第二沉淀池内进行二次沉淀;
S4、第二沉淀池的上清液排入厌氧池内进行厌氧处理,处理后的废水进入BAF池内进行吸附过滤;
S5、经BAF池处理后的废水进入MBR池内进行膜分离,产生的清水回用于系统或排入清水池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逸辰环保科技(厦门)有限公司,未经逸辰环保科技(厦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0795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女西裤的制板方法
- 下一篇:污水处理系统及处理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