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接触网监测平台的服务器部署架构及实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10112.X | 申请日: | 2020-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564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4 |
发明(设计)人: | 张珹;张学武;李飞;田升平;聂晶鑫;丁正全;郑筱彦;李晋;刘刚;宫衍圣;隋延民;吴亚飞;赵玮;王强;金光;王玉环;孙永革;刘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 | 分类号: | H04L1/22;H04L67/10;H04L67/12 |
代理公司: | 西安新思维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61114 | 代理人: | 李罡 |
地址: | 710043***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触 监测 平台 服务器 部署 架构 实现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接触网监测平台的服务器部署架构实现方法,第一组物理服务器即大数据应用分析服务器集群、第二组物理服务器即挖掘流执行引擎集群和第三组物理服务器即数据库服务器集群均通过同轴线缆与主交换机和至少一个备用交换机连接;第一组物理服务器把第三组物理服务器的数据经过主交换机接入时,第二组物理服务器把第三组物理服务器的数据经过任一备用交换机接入;第二组物理服务器把第三组物理服务器的数据经过主交换机接入时,第一组物理服务器把第三组物理服务器的数据经过任一备用交换机接入。本发明通过不同交换机接入数据,保证服务器部署架构的稳定可靠运行,总体框架合理、稳定、可靠,满足接触网在线监测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接触网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接触网监测平台的服务器部署架构实现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气化铁路,尤其是高速铁路的迅猛发展,铁路运输格局发生了巨大的转变,铁路运输车辆等主要装备发生了质的飞越,对电气化铁路运营品质提出了更高要求。接触网系统沿线路露天布置,线长点多且无备用,温度、大风等外部环境因素发生较大变化时将严重影响其安全可靠性,威胁铁路运行安全。在铁总供电部门的领导下,以高速铁路接触网检测监测系统(6C系统)为主的检测监测平台正在逐步完善。
检测监测平台利用了物联网、先进数据通信和大数据智能分析等技术,包括:信息感知、数据链入和智能分析。可以实现对铁路接触网系统的实时、全息智能监测。
由于检测监测平台的数据中心对存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避免服务器出现宕机,需要开发出一种服务器部署架构来满足检测监测平台的正常运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接触网监测平台的服务器部署架构实现方法,通过不同交换机接入数据,保证服务器部署架构的稳定可靠运行。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接触网监测平台的服务器部署架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组物理服务器即大数据应用分析服务器集群、第二组物理服务器即挖掘流执行引擎集群和第三组物理服务器即数据库服务器集群均通过同轴线缆与主交换机和至少一个备用交换机连接;
第一组物理服务器把第三组物理服务器的数据经过主交换机接入时,第二组物理服务器把第三组物理服务器的数据经过任一备用交换机接入;
第二组物理服务器把第三组物理服务器的数据经过主交换机接入时,第一组物理服务器把第三组物理服务器的数据经过任一备用交换机接入。
备用交换机为多个;
第一组物理服务器把第三组物理服务器的数据经过一个备用交换机接入时,第二组物理服务器把第三组物理服务器的数据经过另一个备用交换机接入。
所述架构包括第一组物理服务器、第二组物理服务器、第三组物理服务器、主交换机和至少一个备用交换机;
第一组物理服务器为大数据应用分析服务器集群,第二组物理服务器为挖掘流执行引擎集群,第三组物理服务器为数据库服务器集群;
各组物理服务器均通过同轴线缆与主交换机连接,各组物理服务器均通过同轴线缆分别与各备用交换机连接。
第一组物理服务器即大数据应用分析服务器集群,包括监控服务器和M个Tempo分析应用服务器,其中,M≥2;
监控服务器与M个Tempo分析应用服务器连接并监控工作状态;
每个Tempo分析应用服务器均与主交换机和每个备用交换机连接。
第二组物理服务器即挖掘流执行引擎集群,包括N个挖掘流执行引擎服务器,其中,N≥2;
每个挖掘流执行引擎服务器均与主交换机和每个备用交换机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1011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