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从血样中富集和分离循环肿瘤细胞的分离介质及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0412846.1 申请日: 2020-05-15
公开(公告)号: CN111714930B 公开(公告)日: 2022-01-04
发明(设计)人: 辛文秀;方琦璐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省肿瘤医院
主分类号: B01D15/10 分类号: B01D15/10;C12N5/09;G01N1/40
代理公司: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代理人: 沈金龙
地址: 310022 浙江***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用于 血样 富集 分离 循环 肿瘤 细胞 介质 方法
【说明书】: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从血样中富集和分离循环肿瘤细胞的分离介质及方法。所述分离介质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具有三维框架结构的多孔材料作为基体;(2)在所述基体表面沉积一层用于增加基体表面粗糙度的功能层;(3)在功能层表面负载用于将抗循环肿瘤细胞特异性抗原的抗体结合到基体上的结合层。本发明用于从血样中富集和分离循环肿瘤细胞的分离介质制备简单,成本低廉,但分离效率高。利用本发明分离介质从血样中富集和分离循环肿瘤细胞的方法具有成本低廉,方法简单,可控性强,应用前景较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从血样中富集和分离循环肿瘤细胞的分离介质及方法。

背景技术

恶性肿瘤的复发和转移是影响肿瘤预后和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CTC)是从原发及继发肿瘤病灶脱落进入外周血的肿瘤细胞。近年来研究表明,CTC作为一种新型的实时监测非侵入性诊断工具,可有效应用于肿瘤的早期诊断及监测复发和转移,监测疾病进展,评估化疗药物疗效和预测肿瘤预后等方面,并且在肿瘤的分类治疗、个体化治疗时代,CTC的准确捕获与检测可为癌症患者提供最及时、最优化的治疗方案。相比传统的影像学检查及组织活检,CTC检测具有实时动态监测疾病变化、疗效评价等优势。

CTC在外周血中的含量非常少,每10ml血液中含有约1亿个白细胞和500亿个红细胞,而CTC仅含少数几个或几十个,因此,在进行检测和生物学分析之前,应首先对待检测样品中的CTC进行有效的富集与分离。目前,伴随现在检测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对肿瘤转移机制的深入研究,CTC逐渐被人们所重视,人们研制并开发了多种用于循环肿瘤细胞的富集、检测及分子生物学表征等技术。现有富集CTC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密度梯度离心法、过滤法和免疫磁珠分离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和过滤法是根据血液中各种细胞密度或尺寸不同的原理进行分离,分离纯度低,且密度梯度离心法在细胞的处理过程中会不可避免的损失肿瘤细胞,影响捕获效率。免疫磁珠分离法虽能捕获效率较高,但其制作过程复杂、费用较高限制了其广泛应用。

近年来,三维纳米结构材料在CTC的捕获方面引起了科学家的关注。王树涛等(Angew.Chem.Int.Ed.,2009,48,8970-8970)首次将三维纳米结构基片应用于CTC放入检测。之后,导电聚合物(Adv.Mater.2011,23,4788-4792)、TiO2纳米材料(Adv.Mater.2012,24,2756-2760)等构建的三维纳米结构均用于循环肿瘤细胞的捕获方面。这些方法捕获效率高、灵敏度高,但是存在成本较高、使用不便等缺陷。因此,迫切需求一种新型的价廉、高效和高特异性的CTC捕获技术和检测方法。

公开号为CN103589629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循环肿瘤细胞分离系统,包括样品准备模块、进样模块、第一微流控芯片、释放模块和收集模块,所述样品准备模块用于将血液处理为检测样品,所述进样模块用于将检测样品注入第一微流控芯片,所述第一微流控芯片用于提取检测样品中的循环肿瘤细胞,所述释放模块用于使循环肿瘤细胞脱离第一微流控芯片获得采集样品,所述收集模块用于收集采集样品。

公开号为CN105771015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循环肿瘤细胞捕获的三维仿生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材料由多孔石墨烯、硅微球、硅基底三种材料组成,以静电吸附自组装而成三维阵列结构,经过对石墨烯和硅微球表面进行化学改性,分别修饰固定用于细胞捕获的E-selectin蛋白分子和配体,实现了强化细胞识别的仿生结构;该材料可集成于微流控芯片中,增强芯片对循环肿瘤细胞的识别和捕获,提高分离效率并有利于对捕获细胞的检测分析;改变固定的识别配体,也可用于对不同类型细胞的有效捕获,可从外周血样中识别并捕获稀有的肿瘤细胞。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肿瘤医院,未经浙江省肿瘤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1284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