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人机的货物装卸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14513.2 | 申请日: | 2020-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727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沈晨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晨晖 |
主分类号: | B64D9/00 | 分类号: | B64D9/00;B65G59/06 |
代理公司: | 成都明涛智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289 | 代理人: | 杜梦 |
地址: | 312000 浙江省绍兴市嵊***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人机 货物 装卸 结构 | ||
本发明涉及无人机配送领域。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货物侧向递送的无人机的货物装卸结构,包括无人机主体和搭载在无人机主体下方的装卸货架;所述装卸货架由上至下依次包括用于储存飞行包裹箱的储存区和用于将飞行包裹箱从侧面递送至用户端的卸载区;所述卸载区包括呈倒U形的卸载槽,所述卸载槽内设置有用于将飞行包裹从侧面递送至卸载槽外的卸载机构;所述卸载机构包括摆送组件和驱动组件;所述摆送组件包括两根对称设置在卸载槽底部左右两侧的、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转轴。本发明能够实现货物的侧向递送,为实现无人机针对用户终端的点对点直接配送打下的基础,为无人机配送开辟了一个新方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人机配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人机的货物装卸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无人机和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强大的市场需求使得无人机配送成为新的热门领域。在无人机配送的过程中,货物的盛装和卸载问题一直是本领域的一个核心技术问题,目前常用的装卸方式主要有两种:一、采用吊仓式装卸结构,二、货架式装卸结构。
前者通过绳索将无人机与货仓连接,货物放置在货仓内,在货物送达目的地后,直接剪断绳索或直接将绳索与货仓脱扣,实现卸载;这种方式虽然在逻辑上简单易行,但考虑到飞行器在飞行过程中柔性的绳索连接方式可能会影响飞行的稳定性,故飞行器的飞行速度不宜过快,且通常不宜配送质量较大的货物。同时,这种方式飞行器每次只能配送一件货物,这也制约了配送效率。后者采用在无人机飞行器上搭载货架的方式,这种方式与前者相比,能够进行相对较重的货物的运输,且稳定性也更好。
但目前货架式装卸结构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1、虽然货架式装卸结构在理论上可利用货架配合推送机构满足多件货物同时配送的需求,但至今仍然存在于理论构想阶段,没有成熟可行的具体技术方案,影响了无人机配送的发展。虽然也有部分技术文献公开了一些货架式的装卸结构,如公开号为CN105923163B的专利文献,但其结构过于简单且自动化程度较差,明显不符合无人机配送的需求。
2、无人机在进行空中配送的过程中,为了确保无人飞行器的安全性,无人机不宜离建筑物过近,故现有技术中多采用垂直递送的形式,然而这种形式需要在楼顶或户外露天平台上设置专用的卸货装置,但对于大多数建筑而言,并不是每一个业主住户的户型都便于这种露天平台的安装,故这种垂直递送的形式实际上并不适合直接送达用户端的货物递送,无法充分发挥无人机递送快捷、准确、高效的优势。因此,若能设计出一种能够实现货物侧向递送的无人机配送装置,在无人机飞抵建筑立面指定位置后,直接将货物递送至用户或用户住所立面上的接收台,将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
3、在无人机空中递送的过程中,由于不同的货物具有不同大体积,为了提高货物配送的通用性,通常无人机搭载的货架与无人机主体之间采用可拆卸连接的结构。但由于采用高空作业,故货架与无人机连接结构的稳定性直接决定了空中配送的安全性,目前传统的连接结构在安全性上还存在一定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货物侧向递送的无人机的货物装卸结构。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人机的货物装卸结构,包括无人机主体和搭载在无人机主体下方的装卸货架;所述装卸货架由上至下依次包括用于储存飞行包裹箱的储存区和用于将飞行包裹箱从侧面递送至用户端的卸载区;
所述卸载区包括呈倒U形的卸载槽,所述卸载槽内设置有用于将飞行包裹从侧面递送至卸载槽外的卸载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晨晖,未经沈晨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1451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