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开挖管道中间段检查井施工系统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14769.3 | 申请日: | 2020-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353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王金驰;刘桂东;郇备备;万中正;何福君;梁晓波;阮陈军;刘斌;赵山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四局集团第三建设有限公司;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12 | 分类号: | E02D29/12;E02D29/14 |
代理公司: | 天津盈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2224 | 代理人: | 孙宝芸 |
地址: | 230023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开挖 管道 中间 检查井 施工 系统 及其 方法 | ||
1.一种非开挖管道中间段检查井施工结构,包括微型顶管组件或牵引管组件、及钢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顶管组件包括顶进到检查井的井位内的管道(4),所述检查井的井位位于工作井(1)和接收井(2)之间;所述钢筒组件包括下沉至所述检查井内的钢筒(3),所述检查井的基槽外圈工作面放坡至原地面(5);下沉至已完成管道(4)顶部位置的钢筒(3)在与管道(4)交接处设置于开槽口(301),钢筒(3)底部通过管道(4)底部后通过分段加钢板设置有补齐槽口(302),基坑的基底设置有素混凝土封底(303),所述检查井底部浇筑底板混凝土(304),且浇筑井壁混凝土(305)至钢筒(3)顶;所述基坑的基槽面上设置有防沉降盖板基座(306),防沉降盖板基座(306)与钢筒(3)之间填充有聚乙烯泡沫板(307),防沉降盖板基座(306)上安装固定有防尘降盖板(308),防尘降盖板(308)上砌筑有砖砌井圈(309),砖砌井圈(309)上安装有检查井盖板和防坠网(310),所述基槽面至原地面(5)段填充有便恢复路面用的回填土(31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开挖管道中间段检查井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钢筒(3)上设置由焊接锚筋,所述检查井井壁钢筋网与所述锚筋连接固定。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非开挖管道中间段检查井施工系统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采用人工下沉钢筒(3)作为基坑支护结构,且钢筒(3)下沉到位后直接作为检查井的外模;
第二步,在钢筒(3)上焊接锚筋与所述检查井的主体钢筋笼连接,所述检查井的内模采用定型木模;
第三步,直接现浇底板混凝土(304);
第四步,防尘降盖板(308)及检查井盖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开挖管道中间段检查井施工系统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步中,先勘察放线,根据设计图纸放线,确认检查井井位,所述检查井井位位于工作井(1)和接收井(2)之间,标注所述检查井施工点位,当微型顶管中间段的所述检查井施工时,根据顶进管道(4)单节长度,调整所述检查井位至钢筒(3)中心与管道(4)中心对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非开挖管道中间段检查井施工系统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步中,所述检查井钢筒(3)支护人工下沉时,先将首节钢筒(3)人工下沉,当首节钢筒(3)下沉至钢筒(3)的顶部距离所述基槽的基槽面设定距离处时,开始焊接第二节钢筒(3),焊接完成后再次下沉,重复以上步骤直至钢筒(3)下沉完成,下沉完成后钢筒(3)的底部应低于所述检查井底板底部设定距离以上,钢筒(3)的顶部高于基槽面设定距离,然后进行最后一节钢筒(3)调整,至下沉完成。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非开挖管道中间段检查井施工系统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步中,当钢筒(3)下沉至已完成管道(4)顶位置时,在钢筒(3)与管道(4)交接处对钢筒(3)设置开槽口(301),开槽口(301)宽度大于管道(4)外壁预设值,开槽时一边下沉一边开槽,当钢筒(3)的底部通过管道(4)的底部后,分段加钢板设置补齐槽口(302),直至钢筒(3)下沉完成。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开挖管道中间段检查井施工系统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步中,钢筒(3)下沉到位后,平整所述基槽的基底,对所述基底设置素混凝土封底(303)。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非开挖管道中间段检查井施工系统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步中,检查井施工时,在钢筒(3)上焊接锚筋,然后将所述检查井的井壁钢筋网与所述锚筋连接固定,待底板混凝土(304)浇筑完成后,采用定型木模作为所述检查井的内模板,并加固牢固,最后浇筑井壁混凝土(305)至钢筒(3)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四局集团第三建设有限公司;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四局集团第三建设有限公司;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1476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