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开挖管道中间段检查井施工系统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14769.3 | 申请日: | 2020-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353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王金驰;刘桂东;郇备备;万中正;何福君;梁晓波;阮陈军;刘斌;赵山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四局集团第三建设有限公司;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12 | 分类号: | E02D29/12;E02D29/14 |
代理公司: | 天津盈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2224 | 代理人: | 孙宝芸 |
地址: | 230023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开挖 管道 中间 检查井 施工 系统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非开挖管道中间段检查井施工系统及其施工方法,所述施工系统包括顶进到检查井的井位内的管道,下沉至已完成管道顶部位置的钢筒在与管道交接处设置于开槽口,钢筒底部通过管道底部后通过分段加钢板设置有补齐槽口,基坑的基底设置有素混凝土封底,检查井底部浇筑底板混凝土;基槽的基槽面上设置有防沉降盖板基座,防沉降盖板基座与钢筒之间填充有聚乙烯泡沫板,防沉降盖板基座上安装固定有防尘降盖板,防尘降盖板上砌筑有砖砌井圈,砖砌井圈上安装有检查井盖板和防坠网,其能实现在占用施工场地小的前提下,高效、安全、快捷、保质保量地施工,以完成非开挖管道中间段检查井的施工。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非开挖管道中间段检查井施工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老城区房屋密集处、浅层(距离地表1m左右)管线错综复杂处及道路空间狭窄处的施工局限性很大,传统开挖方法的施工管道占用空间大,占用时间长,尤其对空间狭小、车流量密集的老城区的交通影响极大;而传统拖拉管施工又因为存在从地面开始施工,对地下管线无法理想地探查及保护,并且为了达到设计标高需要增加工作距离,导致热熔接管时及拖拉管道时需要占用空间大,且管道线型为弧形,导致容易存水等诸多问题,使得在空间较狭小管线密集的老城区道路上无法达到施工要求。为此,采用微型顶管施工技术解决上述问题。
微型顶管施工技术顶进距离一般以规范要求两个检查井之间距离为宜,但某些地段若适合微型顶管长距离顶管时,可最长顶进80m,对于小管径管道,80m已超出规范要求两个检查井之间最大距离,则需要在工作井与接收井之间增加检查井,同理,当牵引管单段施工距离长时,也需在中间位置增加检查井。现阶段在中间位置增加检查井的施工结构和施工方法多为明开基坑加上现浇混凝土施工法或下沉预制井筒施工法,但明开挖加上现浇混凝土施工法存在基坑深度大,基坑支护困难和施工占用长度大的困难;下沉预制井筒施工法存在下沉井筒标高不确定性,易发生超沉后接长质量不能够有效保证,且在与管道交叉处下沉时,预制混凝土井筒开槽困难且质量难以得到保障,为此,需要一种质量有保障、施工占用场地小、且高效快捷的检查井施工结构及施工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非开挖管道中间段检查井施工系统及其施工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问题,以实现在占用施工场地小的前提下,高效、安全、快捷、保质保量地施工,以完成非开挖管道中间段检查井的施工。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非开挖管道中间段检查井施工系统,包括微型顶管组件、及钢筒组件;所述微型顶管组件包括顶进到检查井的井位内的管道(4),所述检查井的井位位于工作井(1)和接收井(2)之间;所述钢筒组件包括下沉至所述检查井内的钢筒(3),所述检查井的基槽外圈工作面放坡至原地面(5);下沉至已完成管道(4)顶部位置的钢筒(3)在与管道(4)交接处设置于开槽口(301),钢筒(3)底部通过管道(4)底部后通过分段加钢板设置有补齐槽口(302),基坑的基底设置有素混凝土封底(303),所述检查井底部浇筑底板混凝土(304),且浇筑井壁混凝土(305)至钢筒(3)顶;所述基坑的基槽面上设置有防沉降盖板基座(306),防沉降盖板基座(306)与钢筒(3)之间填充有聚乙烯泡沫板(307),防沉降盖板基座(306)上安装固定有防尘降盖板(308),防尘降盖板(308)上砌筑有砖砌井圈(309),砖砌井圈(309)上安装有检查井盖板和防坠网(310),所述基槽面至原地面(5)段填充有便恢复路面用的回填土(311)。
在以上方案中优选的是,钢筒(3)的中心线与管道(4)的中心线重合。
还可以优选的是,钢筒(3)由至少两节筒体组成。
还可以优选的是,相邻的所述筒体之间通过满焊结构连接。
还可以优选的是,钢筒(3)上设置由焊接锚筋,所述检查井井壁钢筋网与所述锚筋连接固定。
还可以优选的是,防沉降盖板基座(306)的顶面高度大于钢筒(3)的顶面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四局集团第三建设有限公司;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四局集团第三建设有限公司;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1476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