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化合物降低对乙酰氨基酚引起的肝毒性的用途及复方组合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18123.2 | 申请日: | 2013-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049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胡幼圃;石东原 | 申请(专利权)人: | 财团法人国际教育基金会 |
主分类号: | A61K9/00 | 分类号: | A61K9/00;A61K47/26;A61K47/32;A61K47/38;A61K47/10;A61K31/167;A61P2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常晓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化合物 降低 乙酰 氨基 引起 毒性 用途 复方 组合 | ||
1.一种化合物在制造降低由对乙酰氨基酚所引起的肝毒性的药剂上的用途,其特征在于,该化合物选自由下列所组成的群组:甘露醇、三氯蔗糖、薄荷醇、丙烯酸树脂S100、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微晶纤维素及其任意组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肝毒性包括对乙酰氨基酚引起的组织病理学损伤。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该化合物选自由下列所组成的群组:甘露醇、三氯蔗糖、薄荷醇、及其任意组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该化合物为甘露醇、三氯蔗糖或其组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该化合物为甘露醇及三氯蔗糖的组合。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该化合物及对乙酰氨基酚是分开或同时使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开使用是该化合物及对乙酰氨基酚依序地使用。
8.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该化合物及对乙酰氨基酚是以药学上可行的形式投予。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药学上可行的形式是胶、喷剂、胶囊剂、散剂、溶液剂、悬浮剂、乳剂、芳香水剂、糖浆剂、醑剂、酏剂、酊剂、流浸膏剂、软膏、乳霜剂、糊剂、注射剂、栓剂、锭剂、滴剂、泡腾片、颗粒或可分散性片剂。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锭剂是软锭剂。
11.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该化合物及对乙酰氨基酚被包含于医药包、套组或病患包。
12.一种对乙酰氨基酚复方组合,其特征在于,包含(a)药学有效量的对乙酰氨基酚;及(b)一或两种以上的化合物,该化合物选自由下列所组成的群组:甘露醇、三氯蔗糖、薄荷醇、丙烯酸树脂S100、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微晶纤维素及其任意组合,其中,该化合物的含量有效于降低由对乙酰氨基酚所引起的肝毒性。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对乙酰氨基酚复方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肝毒性包括对乙酰氨基酚引起的组织病理学损伤。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对乙酰氨基酚复方组合,其特征在于,该化合物选自由下列所组成的群组:甘露醇、三氯蔗糖、薄荷醇、及其任意组合。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对乙酰氨基酚复方组合,其特征在于,该化合物为甘露醇、三氯蔗糖或其组合。
16.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对乙酰氨基酚复方组合,其特征在于,该化合物为甘露醇及三氯蔗糖的组合。
17.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对乙酰氨基酚复方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乙酰氨基酚复方组合由对乙酰氨基酚及所述的化合物所组成。
18.如权利要求12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对乙酰氨基酚复方组合,其特征在于,该化合物及对乙酰氨基酚是分开或同时使用。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对乙酰氨基酚复方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开使用是该化合物及对乙酰氨基酚依序地使用。
20.如权利要求12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对乙酰氨基酚复方组合,其特征在于,该化合物及对乙酰氨基酚是以药学上可行的形式投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财团法人国际教育基金会,未经财团法人国际教育基金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1812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包装操作台
- 下一篇:螺旋型血管机器人姿轨一体化自适应滑模跟踪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