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人脸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20807.6 | 申请日: | 2020-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805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4 |
发明(设计)人: | 户磊;陈智超;朱海涛;李立业;沈韬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的卢深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V40/16 | 分类号: | G06V40/16;G06V20/64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杨明月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习友路3333***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人脸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深度图;将深度图输入至人脸检测模型,得到人脸检测模型输出的深度图的人脸位置;基于人脸位置对应的人脸尺寸,以及深度图的标准人脸尺寸范围,确定人脸位置的检测结果;其中,人脸检测模型是基于样本深度图和样本深度图的人脸位置训练得到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人脸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通过人脸检测模型对深度图进行人脸检测,不依赖二维图像,能够实现在光照条件较差的场景下对人脸进行准确地检测,而且不受深度相机类型的限制,充分利用深度信息对人脸位置的准确性进行判断,减小了人脸检测的误检测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人脸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人脸识别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关心人脸识别的准确性以及安全性问题。常见的二维人脸识别技术(通常采用RGB图像进行人脸识别)由于图像本身信息量的限制,提升人脸识别准确率愈发困难。此外,采用二维人脸识别技术的认证系统容易受到恶意攻击者利用用户的人脸照片等道具的攻击。相较于二维人脸识别技术,三维人脸识别技术数据维度更多,信息量更大,能够突破二维人脸识别技术的精度极限。而且三维信息可以较为容易地判断出照片、视频等平面类目标,使其比采用二维信息进行活体检测更加可靠。介于三维人脸识别技术的上述优势,目前,三维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人脸检测是人脸识别技术的依赖技术之一,一般对于二维图像(例如RGB图像),可直接采用二维人脸检测技术获取人脸框位置后将人脸区域裁出,然后应用于后续步骤。但对于常见的三维人脸识别,除采集二维图像之外,还会额外采集深度图,在二维图像上获得的人脸框区域与深度图上的人脸区域并不一定是完全对应的。现有的获取深度图中人脸位置的方案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在生成深度图时直接将深度图与二维图像的每个像素点一一对齐,该方案一般是由相机硬件厂商设计完成;另一种是利用相机参数信息,将二维图像上的人脸框转换至深度图上。
现有的人脸检测方案均需要将二维图像人脸框转换至深度图人脸框,然后基于深度图进行人脸检测,这使得获取深度图上的人脸目标位置必须依赖于二维图像上检测到的人脸位置信息。但是,二维图像(例如RGB图像)的采集易受光照等条件影响,在光照条件较差的场景下,无法获取质量较高的二维图像,现有的人脸检测方案不能在光照条件较差的场景下进行人脸检测。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人脸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用以解决现有的人脸检测方案无法在光照条件较差的场景下进行人脸检测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人脸检测方法,包括:
获取深度图;
将所述深度图输入至人脸检测模型,得到所述人脸检测模型输出的所述深度图的人脸位置;
基于所述人脸位置对应的人脸尺寸,以及所述深度图的标准人脸尺寸范围,确定所述人脸位置的检测结果;
其中,所述人脸检测模型是基于样本深度图和样本深度图的人脸位置训练得到的。
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人脸位置对应的人脸尺寸,以及所述深度图的标准人脸尺寸范围,确定所述人脸位置的检测结果,具体包括:
基于所述人脸位置和所述深度图,确定所述人脸位置的人脸深度值;
基于所述人脸深度值和预设人脸尺寸范围,确定所述标准人脸尺寸范围;
基于所述人脸尺寸和所述标准人脸尺寸范围,确定所述检测结果。
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人脸深度值和预设人脸尺寸范围,确定所述标准人脸尺寸范围,具体包括:
基于所述人脸深度值和预设人脸尺寸最小值,以及深度相机焦距,确定标准人脸尺寸最小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的卢深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的卢深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2080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人脸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 下一篇:测试进度指示方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