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川贝母类圆球茎的诱导培养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21502.7 | 申请日: | 2020-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929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3 |
发明(设计)人: | 王跃华;马涛;陈芳;范维强;张运春;王战国;严铸云;赵灿;李静;冯玉珂;易瑶;单朝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代理公司: | 成都科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01 | 代理人: | 余丽生 |
地址: | 610106***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川贝母 圆球 诱导 培养 方法 | ||
1.一种川贝母类圆球茎的诱导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愈伤组织的诱导培养:选取川贝母组培苗上生长的地上茎作为外植体,切取后将其正接于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MS+KT0.5~1.0mg·L-1+2,4-D0.5~1.5mg·L-1+NAA0.5~1.0mg·L-1+琼脂6.5~7.0g·L-1中,先在温度为5~8℃、无光照的条件下培养7天,再转放在温度为18~22℃、无光照的条件下进行愈伤组织的诱导培养;
(2)类圆球茎的诱导培养:选取步骤(1)中游离在培养基表面的地上茎上端产生的质地疏松、颜色为黄白色的愈伤组织,按0.4~0.8g的质量大小接入改良B5+6-BA1.0~3.0mg·L-1+NAA0.1~0.5mg·L-1+尿素1.0~3.0g·L-1+琼脂3.0~5.0g·L-1的类圆球茎诱导培养基中,在培养温度为16~20℃、每天光照3~6小时、光照强度为400~800lx的条件下进行类圆球茎的诱导培养;所述改良B5的肌醇改为50mg·L-1;
(3)类圆球茎的增殖培养:选取步骤(2)中诱导出的直径为0.2~0.4cm的白色、圆形类圆球茎,以1.0~2.0g/100mL的接种量接入类圆球茎增殖培养基MS+6-BA1.0~3.0mg·L-1+NAA0.1~0.5mg·L-1+腺嘌呤10~30mg·L-1+活性炭1.0~3.0g·L-1中,在培养温度为20~25℃、每天光照6~10小时、光照强度1000~1500lx、每分钟振荡8~12次的条件下进行振荡培养;
上述所有培养基的pH值为5.8~6.2,蔗糖10~20g·L-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川贝母类圆球茎的诱导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地上茎的切取长度为1.0~2.0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川贝母类圆球茎的诱导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正接是指将地上茎形态学下端插入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形态学上端游离在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大学,未经成都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2150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