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RFID卡片自动定位安装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22840.2 | 申请日: | 2020-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145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7 |
发明(设计)人: | 魏国兴;林增宇;刘久月;张晓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一汽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4 | 分类号: | B23K37/04;B23K37/00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崔斌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长春市***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rfid 卡片 自动 定位 安装 设备 | ||
本发明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RFID卡片自动定位安装设备。包括气路控制装置、卡片定位装置、汽车产品定位装置、卡片安装装置和地面连接装置;其工作原理为:RFID卡片及其锁扣通过Label Center的机械手臂将卡片放入接收槽,当开关检测到有卡片后,通过装置上的双导柱气缸动作以及MHZ系列气缸的平行运动夹紧锁扣,机器人抓具抓件到位后,夹紧气缸关闭,另一组双导柱气缸动作,使得卡片锁扣准确扣住后纵梁的螺柱,气缸按照动作顺序打开后,机器人抓具带件即可离开,从而实现了RFID卡片自动定位安装功能。本发明可以有效地节省人工及采购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使用此设备安装卡片效率更高,同时减少该工位的一名操作者,节省了相关附属安全设备的采购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RFID卡片自动定位安装设备。
背景技术
参阅图1,装生产线条件下,RFID卡片的安装都是通过操作者手动安装,工作内容枯燥且单一,而且随着焊装生产线的自动化生产率越来越高,以每 51秒生产一台车为例,要求操作者需要时刻保持在同一位置,企业人工成本上升,不符合高自动化率生产线的发展趋势。同时由于操作人员的存在,此工位需要额外配备激光扫描仪、光幕或者卷帘门等设备,用于保护操作者的安全,图1为国内某汽车厂焊装车间人工安装RFID卡片工位,区域内使用了激光扫描仪,四周使用围栏隔离,外部是卷帘门设备,采购成本增加;随着汽车行业柔性生产线的普及,生产车型的种类越来越多,RFID卡片的种类随之增多,使用操作者操作,就有失误的风险,卡片误装或损坏,都会影响线体的产能;从以上各个角度分析得出结论,使用RFID卡片自动定位安装设备替代传统手工操作,已经是当前汽车焊装制造业的迫切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的RFID卡片自动定位安装设备,旨在提高 RFID卡片安装工位的生产率和成功率,减少人工成本和设备成本,提高生产线自动化水平,解决了现有RFID卡片手动存在的上述问题。
本发明技术方案结合附图说明如下:
一种RFID卡片自动定位安装设备,包括气路控制装置,还包括卡片定位装置、汽车产品定位装置、卡片安装装置和地面连接装置;所述汽车产品定位装置、卡片安装装置固定在地面连接装置上;所述卡片定位装置固定在卡片安装装置上;所述卡片定位装置包括气爪气缸2-1、第一双导杆气缸2-2、第一连接板2-3、第一开关检测板2-4、第一检测开关2-5、锁扣夹爪2-6、卡片接收槽 2-8、第一气缸连接板2-9、第二开关检测板2-10和折弯板2-11;所述气爪气缸 2-1的下端固定在第一连接板2-3上;所述第一双导杆气缸2-2的一端固定在第一连接板2-3上;所述第一开关检测板2-4固定在第一连接板2-3上;所述折弯板2-11固定在第一双导杆气缸2-2上;所述锁扣夹爪2-6固定在气爪气缸2-1的一端;所述第一检测开关2-5固定在折弯板2-11上;所述所述第一气缸连接板 2-9的一端与第一双导杆气缸2-2的一端固定;所述卡片接收槽2-8固定在第一气缸连接板2-9的另一端;所述第二开关检测板2-10固定在卡片接收槽2-8上;所述卡片接收槽2-8放置RFID卡片2-7;所述锁扣夹爪2-6夹紧RFID卡片2-7的锁扣;所述气爪气缸2-1、第一双导杆气缸2-2和气路控制装置连接。
所述气爪气缸2-1与第一连接板2-3通过两个螺钉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 2-3和第一双导杆气缸2-2通过两个定位销和四个螺钉连接;所述第一开关检测板2-4和第一连接板2-3通过两个螺钉连接;所述第一检测开关2-5通过两个薄螺母拧紧在折弯板2-11上;所述折弯板2-11和第一双导杆气缸2-2通过两个螺钉连接;所述第一气缸连接板2-9和第一双导杆气缸2-2通过两个定位销和四个螺钉连接;所述锁扣夹爪2-6和气爪气缸2-1通过螺钉连接;所述卡片接收槽2-8 和第一气缸连接板2-9通过两个定位销和两个螺钉连接;所述第二开关检测板 2-10和卡片接收槽2-8通过螺钉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一汽模具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一汽模具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2284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