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确定高能离子束对玻璃基板刻蚀深度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22925.0 | 申请日: | 2020-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098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3 |
发明(设计)人: | 郭春;孔明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B11/22 | 分类号: | G01B11/22;G01N21/25;C23C14/10;C23C14/06;C23C14/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209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确定 高能 离子束 玻璃 刻蚀 深度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确定高能离子束对玻璃基板刻蚀深度的方法,属于真空镀膜技术领域,主要针对离子束刻蚀玻璃基板,除去玻璃基板亚表面缺陷,提高玻璃基板及玻璃基板上沉积光学薄膜的抗激光损伤阈值和使用寿命的技术实施过程中,从离子束刻蚀玻璃基板精确控制和避免高能离子源长时间工作造成玻璃基底重金属离子污染角度而言,需要精确确定高能离子束对玻璃基板刻蚀深度,从而提高高能离子束对玻璃基板刻蚀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真空镀膜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确定高能离子束对玻璃基板刻蚀深度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玻璃基板的质量是影响激光装置的关键因素,以往对玻璃基板质量优劣的评价标准主要包括面形、粗糙度以及表面疵病等,但随着激光装置运行通量的逐步提升,激光损伤问题使得玻璃基板的亚表面缺陷指标备受关注。玻璃基板的亚表面缺陷主要指玻璃基板在传统的机械-化学抛光过程中产生的隐藏在玻璃基板亚表面处的划痕或裂纹以及抛光残留污染物料等,其分布深度一般高达数百纳米。以往的研究表明,玻璃基板的亚表面缺陷是激光装置中增透膜和偏振分光膜激光损伤的主要因素。如果能有效地除去玻璃基板的亚表面缺陷,玻璃基板上制备的增透膜和偏振分光膜的抗激光损伤阈值能获得至少2倍以上的提高。因此,研究除去玻璃基板亚表面缺陷的技术方法至关重要。
目前,用于除去玻璃基板亚表面缺陷的方法主要有磁流变抛光、化学刻蚀、离子束刻蚀、等离子体刻蚀和激光预处理等技术。其中,最为成功的方法为离子束刻蚀技术,其工作原理是采用一定能量的离子束流溅射玻璃基板表面的原子或者分子去除材料,以获得具备理想表面的玻璃基板。与传统的机械-化学抛光加工方法不同,离子束刻蚀是一种非接触式技术,能获得超光滑的表面,并且具有很好的各向同性,对玻璃基板损伤小,刻蚀深度可控性强。另外,据文献报道离子束长时间刻蚀玻璃基板会造成玻璃基板亚表面重金属离子污染,影响玻璃基板以及玻璃基板上制备的光学薄膜的抗激光损伤特性。因此,从离子束刻蚀玻璃基板的精确控制、确定离子束刻蚀效率和减小离子束刻蚀过程中产生的重金属离子污染的角度出发,均需要准确确定离子束对玻璃基板的刻蚀深度。通常用于确定离子束对玻璃基板刻蚀深度的技术方法主要有光学轮廓仪和台阶仪,这两种方法在测定离子束刻蚀玻璃基板深度前均需要预制台阶,而且都存在测量精度低、重复性差的问题。因此,需要更加可靠的技术方法来确定离子束对玻璃基板的刻蚀深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确定高能离子束对玻璃基板刻蚀深度的方法,该方法确定离子束对玻璃基板刻蚀深度的精度可达亚纳米量级,而且具有实施简单、可重复性好的特点。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确定高能离子束对玻璃基板刻蚀深度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将玻璃基板清洗干净,然后放入镀膜机;
步骤(2)、封闭真空室门,开始抽真空;控制镀膜机内真空室的本底真空度小于1×10-3Pa;
步骤(3)、采用物理气相沉积方法在玻璃基板上制备第一层介质薄膜,其物理厚度在20-400nm;然后采用物理气相沉积方法继续镀制第二层二氧化硅膜层,其物理厚度在200-2000nm,该层二氧化硅膜层折射率与玻璃基板折射率相近;
步骤(4)、待真空室冷却至室温后取出薄膜样品,并使用分光光谱仪对薄膜样品的光学性能进行表征,然后通过光谱反演方法确定第一层介质薄膜和第二层二氧化硅膜层在离子束刻蚀前的物理厚度;
步骤(5)、将薄膜样品清洗干净,然后放入镀膜机;
步骤(6)、封闭真空室门,开始抽真空;控制镀膜机内真空室的本底真空度小于1×10-3Pa;
步骤(7)、设定高能离子源工作参数,并对制备的薄膜样品进行高能离子束刻蚀处理,直至工作时间结束,停止离子束刻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229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