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一体化减速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23359.5 | 申请日: | 2020-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426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张伟民;王红兵;刘俊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理工华汇(潍坊)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7/116 | 分类号: | H02K7/116;H02K7/08;H02K5/173;F16H57/021;F16H57/031;F16H1/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2737 山东省潍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体化 减速 装置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一体化减速装置,包括电机、减速器、压盖、空心轴、端盖和壳体,电机、减速器共用一轴,装在空心轴的两端;电机、减速器共用一壳体,齿圈、电机的定子固定于壳体内,减速器中的三片外齿轮与齿圈啮合,装在有三个互为120度偏心角的偏心机构上,行星架上、下盖和三片外齿轮通过套有空心销轴的螺栓、多个轴承、锁紧件进行定位连接。本申请中电机与减速器共用同一轴、同一壳体,使一体化减速装置的结构更紧凑、运转更平稳,减小了其体积和重量,三个偏心角度为120度的外齿轮的设置,提高了其中减速器的转角精度,使动力传递更平稳,提高了速比,增大了输出扭矩。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减速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体化减速装置。
背景技术
减速装置作为一种机械传动装置,广泛用于多个领域,而少齿差减速器作为一种特殊的行星减速器,其结构灵活,应用形式多样。一体化减速装置中,电机与减速器有各自的外壳,通常为两个独立部分进行连接,两者外壳也需要单独连接固定;少齿差减速器大多使用两片齿轮套接在有两个偏心方向,且两个偏心方向夹角为180度的偏心套的设计方案,以达到提高减速比、增大输出扭矩的效果。
发明人发现,相关技术中,存在下列问题:电机与减速器通常作为独立单元连接,方式复杂、安装较困难,且整机体积较大;其中减速器两偏心方向180度的结构不稳定,在高速运转时会产生较为明显的振动。针对上述技术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一体化减速装置,以解决电机与减速器连接复杂且体积较大,两偏心方向为180度的减速器在工作时会产生明显振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一体化减速装置,包括电机、减速器、空心轴、压盖、端盖和壳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机为无框内转子电机,所述减速器为三片齿轮行星少齿差减速器,
所述电机的转子连接件内接固定于转子,套装于所述空心轴的一端,将动力输出到所述空心轴,所述减速器套装于所述空心轴的另一端,动力通过所述空心轴输入到所述减速器,所述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也是所述减速器的动力输入轴,即所述电机与所述减速器共用一轴;
所述减速器包括偏心机构、外齿轮、行星架上盖、行星架下盖、齿圈、锁紧件、空心销轴、螺栓和偏心轴承,
三个相同的所述偏心轴承依次安装在所述空心轴上,组成所述偏心机构,所述偏心轴承在径向方向的偏心夹角互为120度,
三片相同的所述外齿轮套接所述偏心机构,即三片所述外齿轮在径向有三个不同的偏心方向,三片所述外齿轮的偏心角度互为120度,
所述齿圈内接固定于所述壳体,安装在所述外齿轮外圈,所述齿圈的内圈设置有内齿与所述外齿轮连接、啮合,所述齿圈的内齿数多于所述外齿轮的齿数,
所述行星架上盖、所述外齿轮、所述行星架下盖各开有九个位置对应的通孔,九个所述螺栓穿过通孔进行连接,
所述行星架下盖的内圈分别通过第一深沟球轴承、第二深沟球轴承连接配合所述空心轴,所述行星架上盖、所述行星架下盖的外圈分别通过第一交叉滚子轴承、第二交叉滚子轴承连接配合所述壳体,所述行星架上盖、
所述电机的定子与所述壳体一端的内壁套接固定,所述减速器的所述齿圈与所述壳体另一端的内壁套接固定,即所述减速器与所述电机无各自独立的外壳,两者共用同一壳体;
所述端盖与所述壳体固定,通过端盖深沟球轴承套装在所述空心轴上,所述壳体、所述空心轴、所述端盖将上述电机、所述减速器连接为一整体装置。
在具体的方案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理工华汇(潍坊)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未经理工华汇(潍坊)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2335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针对数据流攻击的主动防御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石墨烯发热膜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