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动螺旋锥杆钻孔拉孔放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25523.6 | 申请日: | 2020-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586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5 |
发明(设计)人: | 刘晓强;张凯;周召信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09B3/30 | 分类号: | B09B3/30;F15B21/00;B09B101/05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马进 |
地址: | 21002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旋 钻孔 拉孔放油 装置 | ||
1.液动螺旋锥杆钻孔拉孔放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升降装置(200)和工作主机(300);
所述工作主机(300)包括机架(310)和油杯(371),所述油杯(371)连接在所述机架(310)的顶端;
所述机架(310)连接在所述升降装置(200)的输出端,所述机架(310)内连接有防反转控制装置(350)和传动装置,所述防反转控制装置(350)内设有螺旋锥杆(360),所述传动装置包括滚珠丝杆(331),所述滚珠丝杆(331)的顶端和所述螺旋锥杆(360)的底端相连接;
所述螺旋锥杆(360)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所述第一状态所述螺旋锥杆(360)的顶端位于所述油杯(371)内,在所述第二状态,所述螺旋锥杆(360)的顶端位于所述油杯(371)的上方;
所述滚珠丝杆(331)上升并转动带动所述螺旋锥杆(360)上升并转动,所述螺旋锥杆(360)从第一状态运动至第二状态;所述滚珠丝杆(331)下降带动所述螺旋锥杆(360)下降,所述螺旋锥杆(360)从第二状态运动至第一状态;
所述传动装置包括液压缸(320)、滚珠丝杆螺母副(330)和单向转动控制器(340),所述滚珠丝杆螺母副(330)包括滚珠丝杆(331)和滚珠螺母(332),所述滚珠螺母(332)和所述单向转动控制器(340)相连接;
所述液压缸(320)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套(338)和所述滚珠丝杆(331)的底端相连接;
所述液压缸(320)的输出端上升通过所述联轴套(338)和单向转动控制器(340)带动所述滚珠丝杆(331)旋转上升;所述液压缸(320)的输出端下降,通过所述联轴套(338)、单向转动控制器(340)和防反转控制装置(350)带动所述滚珠丝杆(331)下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动螺旋锥杆钻孔拉孔放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锥杆(360)包括圆柱体(363)和锥部(361),所述锥部(361)连接在所述圆柱体(363)的顶端,所述锥部(361)的外周设有螺旋体(36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动螺旋锥杆钻孔拉孔放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转动控制器(340)包括棘轮(341)和棘齿座(343),所述棘轮(341)固定连接在所述滚珠螺母(332)的外圈,所述棘齿座(343)套接在所述棘轮(341)外,所述棘齿座(343)内连接有棘齿(342),所述棘齿(342)和所述棘轮(341)相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动螺旋锥杆钻孔拉孔放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珠丝杆(331)的下端设有凸环(334),所述凸环(334)位于所述联轴套(338)内,所述凸环(334)的顶面和所述联轴套(338)之间设有第一轴承滚珠(336);
所述液压缸(320)的输出端的顶端位于所述联轴套(338)内,所述液压缸(320)的输出端的顶端和所述凸环(334)下端面之间设有第二轴承滚珠(33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动螺旋锥杆钻孔拉孔放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反转控制装置(350)包括单向轴承(351)、滑动轴承座(352)和导向套(353),所述导向套(353)和所述机架(310)相连接,所述导向套(353)内固定连接有导向键(354);
所述滑动轴承座(352)连接在所述导向套(353)内,且和所述导向键(354)滑动连接,所述单向轴承(351)的外圈和所述滑动轴承座(352)相连接,内圈和所述螺旋锥杆(360)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动螺旋锥杆钻孔拉孔放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杯(371)的顶面设有上密封圈(37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动螺旋锥杆钻孔拉孔放油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小推车(100),所述小推车(100)和所述升降装置(200)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动螺旋锥杆钻孔拉孔放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200)的底端连接有支撑板(203)。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动螺旋锥杆钻孔拉孔放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杯(371)侧面的底端连通有放油管(37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2552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