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轨平行布置的隔震装置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27049.0 | 申请日: | 2020-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505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葛家琪;覃杰;马伯涛;张曼生;宋毛毛;管志忠;张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5/02 | 分类号: | F16F15/02;A47F3/00;A47F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周娓娓;晁璐松 |
地址: | 10012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轨 平行 布置 装置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轨平行布置的隔震装置及其施工方法,包含上板、连接于上板底面的上轨道、连接于上轨道下方的上连接件、平行放置于上板正下方的下板、连接于下板顶面的下轨道、以及连接于下轨道和上连接件间的下连接件。施工时,本发明通过上轨道和下轨道的双轨平行设计,利于将地震荷载、竖向和水平向的力所产生的位移分解为相交的两向运动,可有效降低振动对上板所承载物体的保护;通过上连接槽和下连接槽的设置,减少地震荷载、竖向和水平向的力所产生位移的单向滑动,避免水平倾覆,且具有竖向抗拔作用;通过上滚动装置和下滚动装置,保证了上板和下板连接时角部的支撑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隔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轨平行布置的隔震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结构隔震技术是一种结构防震新技术,此技术具有安全性、耐久性以及适用性,并以其优良的隔震效果得到广泛的应用。在博物馆和展会厅需要典藏、陈列和展示大量的文物。但是一般情况下,这些文物以浮放形式为主,因而很容易受到地震破坏,或者轻微碰撞造成的移位而倾倒。传统的文物放置,主要通过支、粘、卡、绑等方法进行隔震,不仅影响美观且支固效果差,此外,还有通过复位弹簧或剪力销等进行隔震处理,隔震装置复杂且不易制作,且此种方式耐久性差不易更换。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轨平行布置的隔震装置及其施工方法,用以解决物体放置时在地震力、竖向和水平力下的位移分解、隔震装置的便捷安装和操作以及放置物体时的可适应性和节省空间等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轨平行布置的隔震装置,包含上板、连接于上板底面的上轨道、连接于上轨道下方的上连接件、平行放置于上板正下方的下板、连接于下板顶面的下轨道、以及连接于下轨道和上连接件间的下连接件;
所述上连接件包含上连接板、连接于上连接板两端顶面的上连接槽、以及连接于上连接板两端底面的上支撑柱,所述上支撑柱与上连接板间连接有上垫板,上支撑柱底端连接有上滚动装置;所述上连接槽对应连接上轨道,上滚动装置对应连接下板;
所述下连接件包含下连接板、连接于下连接板两端底面的下连接槽、以及连接于下连接板两端顶面的下支撑柱,所述下支撑柱与下连接板间连接有下垫板,下支撑柱顶端连接有下滚动装置;所述下连接槽对应连接下轨道,下滚动装置对应连接上板。
进一步的,所述上板和下板均为方形板,二者均水平设置,上板和下板的平整度误差不大于0.3%;上板和下板承受上部荷载向下受压时变形量不大于0.3%。
进一步的,所述上轨道和下轨道均为直线形轨道,直线形轨道加工尺寸精度误差不大于0.3%;上轨道至少设置有两条,上轨道分别平行对称连接在上板相对两边底面;所述下轨道至少设置有两条,下轨道分别平行对称连接在下板相对的两边顶面,下轨道与上轨道呈菱形或平行四边形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上连接槽和下连接槽均为方形件,二者长度小于对应的上连接板或下连接板的宽度,上连接槽和下连接槽尺寸加工精度误差不大于0.3%;所述上连接槽和下连接槽分别对应各自的上轨道和下轨道设置有工字形凹槽且滑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上轨道和下轨道横截面为工字形,二者工字形顶面上均间隔设置有连接孔;上轨道和下轨道分别与上板和下板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均为条形板,二者的长度小于上板的长度或宽度;上连接板与下连接板各自的长向中心可拆卸连接且二者呈X形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上支撑柱和下支撑柱均为圆形柱状体,上支撑柱和下支撑柱均为一体制作或分段拼装而成;上支撑柱和下支撑柱直径小于各自对应上板和下板的宽度,上支撑柱和下支撑柱高度适应上板和下板间距离。
进一步的,所述上垫板和下垫板均为圆形或方形垫板,上垫板和下垫板的厚度适应上板和下板间距离调整高度;上垫板和下垫板均各自对应上板和下板可拆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2704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预制混凝土框架柱及安装方法
- 下一篇:一种PMU装置检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