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速InGaN多量子阱微纳LED发光器件阵列及其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28517.6 | 申请日: | 2020-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645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发明(设计)人: | 刘斌;王栋栋;陶涛;谢自力;周玉刚;修向前;陈鹏;陈敦军;张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33/20 | 分类号: | H01L33/20;H01L33/24;H01L23/544;H01L27/15;H01L33/06;H01L33/32;H01L33/00 |
代理公司: | 江苏斐多律师事务所 32332 | 代理人: | 张佳妮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速 ingan 多量 子阱微纳 led 发光 器件 阵列 及其 制备 工艺 | ||
1.一种高速InGaN多量子阱微纳LED发光器件阵列,在InGaN量子阱LED外延片上刻蚀形成蚀穿p型层、多量子阱层,深至n型层的纳米柱阵列,其特征在于:所述InGaN量子阱LED外延片分隔成四个区域,每个区域中的纳米柱阵列的直径一致,不同区域的纳米柱阵列的直径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InGaN多量子阱微纳LED发光器件阵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十字形标记,通过十字形标记将InGaN量子阱LED外延片分隔成四个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速InGaN多量子阱微纳LED发光器件阵列,其特征在于:所述十字形标记分布在InGaN量子阱LED外延片的横向中位线和纵向中位线。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高速InGaN多量子阱微纳LED发光器件阵列,其特征在于:所述InGaN量子阱LED外延片四个区域中的纳米柱阵列的直径分别为1200~1600nm、700~1000nm、400~600nm、100~300nm,每个区域内的纳米柱阵列的纵向间距为10~50μm,横向间距为10~20μm,不同区域之间的间隔距离为1000~2000μm。
5.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高速InGaN多量子阱微纳LED发光器件阵列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包括:
(1)、在InGaN量子阱LED外延片表面旋涂一层光刻胶;
(2)、对其进行前烘、曝光、显影,在光刻胶上形成四个直径不同的纳米柱区域,区域之间采用十字标记进行分割和标记;
(3)、采用感应耦合等离子体刻蚀技术对InGaN量子阱LED外延片进行刻蚀,控制刻蚀深度至n型层;
(4)、去除光刻胶,得到形成四个区域,每个区域中的纳米柱阵列的直径一致,不同区域的纳米柱阵列的直径不同的周期排列的微纳LED图形,区域之间通过十字标记进行分割。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速InGaN多量子阱微纳LED发光器件阵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光刻胶为HSQ光刻胶,厚度为70~100nm,曝光采用电子束曝光技术,曝光剂量为800μC/cm2,电子的曝光写场为60μm×60μ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速InGaN多量子阱微纳LED发光器件阵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刻蚀气体比例为Cl2:BCl3=40:10,刻蚀压强为10.0mTorr,刻蚀功率为500±200W,刻蚀时间为1-3min。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速InGaN多量子阱微纳LED发光器件阵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去除光刻胶为先用BOE溶液恒温水浴加热90s,再用去离子水清洗5min,然后采用RIE技术,通入O2,流量为10sccm,压强3Pa,功率50W,时间20s,彻底去除残余的光刻胶。
9.根据权利要求5-8中任一项所述的高速InGaN多量子阱微纳LED发光器件阵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5)、采用湿法刻蚀对InGaN量子阱LED外延片表面进行修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高速InGaN多量子阱微纳LED发光器件阵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具体是InGaN量子阱LED外延片置于40-80℃的KOH溶液中,溶液浓度为0.5mol/L,处理2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学,未经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2851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