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固态两段发酵生产有机硒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30136.1 | 申请日: | 2020-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313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发明(设计)人: | 李发盛;黄劭兰;欧娜;钟春城;黄雪星;曾维铭;谢唯;何达崇;张九龙;罗先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百色三宝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李发盛 |
主分类号: | A23K10/30 | 分类号: | A23K10/30;A23K10/37;A23K10/12;A23K20/20 |
代理公司: | 贵州派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14 | 代理人: | 周黎亚 |
地址: | 533000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态 发酵 生产 有机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发酵,具体是一种固态两段发酵生产有机硒的方法。本发明以糖化型根霉和酒精酵母为载体,历经固态两段发酵,将高毒性的亚硒酸钠转化为低毒性的有机硒,产品总硒和有机硒含量分别稳定可控在0‑330mg/kg和0‑300mg/kg,有机硒占总硒比例均超过90%。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容易掌握,操作较为简单,投资量可大可小,生产周期较短,仅需要3‑4天,见效快,并且本发明生产得到的有机硒,有机硒含量高,几无毒性,可广泛应用于富硒农林畜产品,使用高度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发酵,具体是一种固态两段发酵生产有机硒的方法。
背景技术
硒是人类和动物生命中必需的微量元素,具有清除自由基、抗氧化、延缓衰老、抗癌、增强免疫力、拮抗重金属等生物学特性。世界卫生组织认可补硒可有效预防40多种疾病的高发。
传统硒分为无机硒与有机硒。无机硒包括硒酸盐、亚硒酸盐等,以亚硒酸盐为主,有较大的毒性,且不易被吸收,不适合人和动物使用;有机硒主要包括硒代氨基酸、硒代蛋白、硒多糖等形态,对人和动物而言吸收效果好,毒性小,更适合补硒要求。有机硒的急性毒性是亚硒酸钠的1/7,是已知硒制品中安全性最高的;有机硒比亚硒酸钠有着更高的生物活性:其清除自由基效率是传统亚硒酸钠的5-7倍,在动物实验中发现其免疫调节和抗癌作用强于亚硒酸钠的作用。
有机硒经生物转化而得,其具有毒性小、生物利用度高的特点(生物利用度包含硒的消化、吸收和在组织中的贮存),是人类、动物使用的最佳硒源。已有科学实验表明,有机硒的补硒效果要远远高于无机硒。
目前,将无机硒源转化为有机硒源的载体主要有微生物和植物两大类生物,其中利用微生物途径有硒酵母、富硒灵芝、富硒香菇、富硒木耳等等;利用植物类转化的有硒麦芽、富硒豆芽、富硒小麦、富硒大米等等。
目前这些转化类型中,其均具有明显缺陷,主要有①硒酵母:投资量大,技术要求高,有废液,如专利申请CN201910134509.8(一种使用微生物制备有机硒提取剂的方法);②富硒真菌(灵芝、香菇、木耳等):周期长(6-8个月)、投资量较大、技术要求较高,如专利申请CN201610138862.X(有机硒灵芝栽培新技术)、专利申请CN201910824518.X(一种富硒灵芝子实体和富硒灵芝孢子粉的培育方法);③硒麦芽(或硒豆芽等):周期较长(6-7天)、富硒量不好控制,如专利申请CN201610294882.6(一种富硒麦芽粉的生产工艺);④富硒小麦(或富硒大米等):周期长(6个月左右)、操作繁琐、劳动成本高、容易造成硒源污染和浪费,如专利申请CN201611015454.1(富硒小麦种植方法及富硒小麦粉制备方法)。
因此,寻找一种发酵周期短,操作难度低,能最大限度地转化无机硒为有机硒的有机硒生产方法是重中之重。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固态两段发酵生产有机硒的方法。
一种固态两段发酵生产有机硒的方法,以糖化型根霉和酒精酵母为载体,历经固态两段发酵后得到。
该固态两段发酵生产有机硒的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发酵料的制备:称取发酵料并加水混匀,水中事先加入亚硒酸钠并融化,充分拌匀后,得发酵料;
(2)发酵料的灭菌:将步骤(1)中所得发酵料装袋,扎紧袋口,灭菌;
(3)一次发酵:将灭菌后的发酵料进行摊晾,然后接种经亚硒酸钠驯化过的根霉种,充分混匀后,摊平加盖,送入洁净的恒温室内发酵,得到一次发酵料;
(4)二次发酵:将步骤(3)中所得的一次发酵料,倒在经消毒处理好的容器或平台上,然后加入冷开水,水中事先加入亚硒酸钠并融化、助酵剂以及经亚硒酸钠驯化过的酒精酵母液,充分打散团块并混匀后,置于浅盆内摊平加盖,送入洁净的恒温室内发酵,发酵期间翻拌均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百色三宝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李发盛,未经百色三宝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李发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3013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