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动力切换保护的工程车辆智能控制系统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30184.0 | 申请日: | 2020-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060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陈庆怀;唐慧玲;陈思璇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方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04 | 分类号: | E04G21/04;B60K23/00;B60K25/06 |
代理公司: | 厦门原创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101 | 代理人: | 徐东峰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高新开发区***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力 切换 保护 工程 车辆 智能 控制系统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动力切换保护的工程车辆智能控制系统及装置。通过将控制系统智能化设计,切换动力动作由控制模块统一逻辑管理,增加了工作、诊断信号灯,人机界面友好,同时省去了开关与各电气间的接口线路,控制系统对外接线只需从驾驶室引线到分动箱即可,不需要绕来绕去,减少了线束和节点,大大降低了材料成本和维护成本,提高了整个系统的智能化程度,能与行车电脑通信,系统可靠性大大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动力切换保护的工程车辆智能控制系统及装置。
背景技术
工程移动车辆例如泵车,汽车吊等在工程工作过程中需将用于底盘移动的发动机动力切换到上装动力机构,在车辆移动时需将动力切换回底盘动力机构上来,这就需要动力的切换的开关系统,而目前的工程机械动力切换系统比较复杂,行驶作业开关安装在车辆驾驶室内,继电器板安装在车辆中间的电控柜中,外部继电器安装在车辆引擎盖内的保险板上,行驶作业转换阀在底盘油箱旁边的分动箱上面,此外,安装这套系统接线非常复杂,线束要从驾驶室绕到中间电控柜,又要绕到引擎室,还要绕到分动箱,节点很多,线束绕来绕去费工费料,由于工程车辆工况恶劣,经常造成线路接触不良,甚至造成起火;并且系统的人机界面不友好,操作员只能操作驾驶室内的行驶作业开关,没有任何工作状态指示,经常发生没有切换在空档状态时就切换行驶作业开关,造成切换失误;另外,行驶作业阀属于易损件,用久了线圈容易短路断路,而这套系统没有诊断功能,而系统的线束较多,排查困难大,且维护的难度也大大增加。
发明内容
为了更方便的切换工程机械动力,解决线束多,接线复杂,维护成本高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带动力切换保护的工程车辆智能控制系统及装置,通过智能化切换动力系统,减少了接线,降低了维护成本。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为:
一种带动力切换保护的工程车辆智能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控制模块、检测模块、驱动模块、通信模块以及工作模式切换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工程机械的运转;所述检测模块的控制端通信连接控制模块的输出端,所述检测模块的输出端分别通信连接行驶阀、作业阀,用于检测行驶阀、作业阀的阀圈线路,并将检测结果通过输出端传输至控制模块;所述驱动模块的控制端通信连接控制模块的输出端,所述驱动模块的输出端分别通信连接行驶阀、作业阀;所述通信模块的控制端通信连接控制模块;所述工作模式切换模块的输出端通信连接控制模块的输入端。
进一步地,所述工作模式切换模块包括行驶模块、作业模块、静止模块,所述行驶模块生成行驶信号并发送至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基于所述行驶信号生成第一检测信号并发送至检测模块;所述作业模块生成作业信号并发送至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基于所述作业信号生成第二检测信号并发送至检测模块;所述静止模块生成空挡信号并发送至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基于所述空挡信号生成第一控制信号。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模块基于控制模块发送的第一检测信号,检测行驶阀的阀线圈状态,并生成第一反馈信号发送至控制模块;
所述检测模块基于控制模块发送的第二检测信号,检测作业阀的阀线圈状态,并生成第二反馈信号发送至控制模块;
所述控制模块基于第一反馈信号生成第二控制信号并发送至驱动模块及通信模块,所述驱动模块基于第二控制信号生成行驶阀输出信号和作业阀输出信号以控制行驶阀的开启和作业阀的关闭;
所述控制模块基于第二反馈信号生成第三控制信号并发送至驱动模块及通信模块,所述驱动模块基于第三控制信号生成行驶阀输出信号和作业阀输出信号以控制作业阀的开启和行驶阀的关闭;
所述驱动模块基于第一控制信号生成行驶阀输出信号和作业阀输出信号以控制行驶阀和作业阀的关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方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长沙方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3018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