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层建筑钢结构层梁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30216.7 | 申请日: | 2020-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154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姜坤;卢华;刘璇;万廷荣;甘衡;张思斌;覃鹤;王光进;袁肖;张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建工集团第一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9/00 | 分类号: | B23K9/00;B23K9/16;B23K9/235;B23K9/32 |
代理公司: | 贵州派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14 | 代理人: | 龙超峰 |
地址: | 550003 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延安南路100***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层建筑 钢结构 制造 方法 | ||
1.一种高层建筑钢结构层梁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提供工作平台和多根焊条,依次对所述焊条进行烘培处理、保温处理后备用;
步骤二:提供多根纵向梁(2),将多根纵向梁(2)按照适当间距平行地并列布置于步骤一中所述工作平台之上;
步骤三:提供多根横向梁A(1),将多根横向梁A(1)按照适当间距平行地并列布置于步骤二中所述纵向梁(2)上,待布置完毕后,对周围环境温度进行测量,当周围环境温度达到特征温度以上时,采用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的方式进行焊接,使所述焊条熔化后填塞于横向梁A(1)与横向梁A(1)之间的间隙内再冷凝形成焊缝;
步骤四:将步骤三中所述焊接在一起的所述横向梁A(1)与纵向梁(2)翻转180度;
步骤五:提供多根横向梁B(3),所述横向梁B(3)数量与所述横向梁A(1)数量相同,再将横向梁B(3)按照适当间距并列布置于所述纵向梁(2)上,并使横向梁B(3)与所述横向梁A(1)一一对应,待布置完毕之后,对周围环境温度进行测量,当周围环境温度达到特征温度以上时,采用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的焊接方法进行焊接,使所述焊条熔化后填塞于横向梁B(3)与纵向梁(2)之间的间隙内再冷凝形成焊缝,获得建筑物预制组合层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物支撑圆管组合层梁对焊联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条型号为CJ556N。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物支撑圆管组合层梁对焊联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条烘培温度为320-360℃,烘培持续时间为2h。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物支撑圆管组合层梁对焊联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条保温120-160℃,保温持续时间为1h-2h。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物支撑圆管组合层梁对焊联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征温度为20℃。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物支撑圆管组合层梁对焊联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层建筑钢结构层梁制造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在采用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的焊接方法进行焊接之前,对所述焊条进行预热处理,使所述焊条表面温度达到120-160℃。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层建筑钢结构层梁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步骤五中对横向梁A(1)与纵向梁(2)连接处、横向梁B(3)与纵向梁(2)连接处进行焊接的工艺参数是:焊接前对焊接处周围邻近不小于200mm的范围内进行预热,焊接温度为30-180℃。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层建筑钢结构层梁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平台表面粗糙度小于6.3微米。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层建筑钢结构层梁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任意相邻两根横向梁A(1)之间、任意相邻两根横向梁B(3)之间与任意相邻两根纵向梁(2)之间的间距相等。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层建筑钢结构层梁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梁(2)的长度小于300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建工集团第一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贵州建工集团第一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3021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