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层建筑钢结构层梁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30216.7 | 申请日: | 2020-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154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姜坤;卢华;刘璇;万廷荣;甘衡;张思斌;覃鹤;王光进;袁肖;张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建工集团第一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9/00 | 分类号: | B23K9/00;B23K9/16;B23K9/235;B23K9/32 |
代理公司: | 贵州派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14 | 代理人: | 龙超峰 |
地址: | 550003 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延安南路100***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层建筑 钢结构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层建筑钢结构层梁制造方法,包括:提供工作平台和焊条,并对焊条进行预处理;提供多根纵向梁,并将纵向梁放置于工作平台上;提供多根横向梁A,并将横向梁A放置于纵向梁上进行焊接;将焊接在一起的横向梁A与纵向梁翻转180度;提供多根横向梁A,并将横向梁A放置于纵向梁上进行焊接;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将其放置在平整度较高的工作平台上进行焊接,为提高高层建筑钢结构层梁制造方法的制造质量和平整度奠定了基础,在焊接时,通过在焊接前对焊条进行烘培、保温等预处理,能够使焊条以内含有的水分充分蒸发,防止在焊接后形成的焊缝内出现气孔,防止焊缝出现裂纹,提升焊缝的机械性能和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高层建筑钢结构层梁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装配式建筑物获得了广泛应用,并在近几年处于持续快速发展的阶段,众多应用于装配式建筑物的建筑材料、结构构件投入批量生产和使用,赢得了社会好评。在装配式建筑物的施工作业中,广泛采用钢结构组合层量作为多层厂房之间的层梁结构,这种高层建筑钢结构层梁制造方法具有结构强度好、重量轻、节能、环保及耐久性好等优点,但是,若将这种高层建筑钢结构层梁制造方法应用于厂房施工中,由于厂房体积及重量均很大,对这种钢结构高层建筑钢结构层梁制造方法的承载能力和使用性能要求极高,在这种情况下,若没有在施工作业中若没有采取合理的制造方法,容易造成多层厂房层板接缝较大,承载能力差等状况,且对后期建筑物的防水、防雨性能造成影响。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层建筑钢结构层梁制造方法。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层建筑钢结构层梁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提供工作平台和多根焊条,依次对所述焊条进行烘培处理、保温处理后备用;
步骤二:提供多根纵向梁,将多根纵向梁按照适当间距平行地并列布置于步骤一中所述工作平台之上;
步骤三:提供多根横向梁A,将多根横向梁A按照适当间距平行地并列布置于步骤二中所述纵向梁上,待布置完毕后,对周围环境温度进行测量,当周围环境温度达到特征温度以上时,采用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的方式进行焊接,使所述焊条熔化后填塞于横向梁A与横向梁A之间的间隙内再冷凝形成焊缝;
步骤四:将步骤三中所述焊接在一起的所述横向梁A与纵向梁翻转180度;
步骤五:提供多根横向梁B,所述横向梁B数量与所述横向梁A数量相同,再将横向梁B按照适当间距并列布置于所述纵向梁上,并使横向梁B与所述横向梁A一一对应,待布置完毕之后,对周围环境温度进行测量,当周围环境温度达到特征温度以上时,采用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的焊接方法进行焊接,使所述焊条熔化后填塞于横向梁B与纵向梁之间的间隙内再冷凝形成焊缝,获得建筑物预制组合层梁。
所述焊条型号为CJ556N。
所述焊条烘培温度为320-360℃,烘培持续时间为2h。
所述焊条保温120-160℃,保温持续时间为1h-2h。
所述特征温度为20℃。
所述高层建筑钢结构层梁制造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在采用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的焊接方法进行焊接之前,对所述焊条进行预热处理,使所述焊条表面温度达到120-160℃。
步骤三、步骤五中对横向梁A与纵向梁连接处、横向梁B与纵向梁连接处进行焊接的工艺参数是:焊接前对焊接处周围邻近不小于200mm的范围内进行预热,焊接温度为30-180℃。
所述工作平台表面粗糙度小于6.3微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建工集团第一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贵州建工集团第一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3021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