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子级磷烷的合成与精制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34780.6 | 申请日: | 2020-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537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蔡江;曾宪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中科拓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25/06 | 分类号: | C01B25/06;B01D53/00;B01D53/04;B01J19/18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王丽 |
地址: | 300350 天津市津南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 级磷烷 合成 精制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级磷烷的合成与精制方法及装置。本发明通过优化反应过程中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碱液浓度等条件,使反应过程磷烷的收率可达15‑35%,副反应产生的盐溶液可以进一步制备成盐产品,提高经济性和生产过程的绿色化程度。然后通过低温双效精馏工艺对反应得到的磷烷进行精制,可得到纯度≥99.99999%的电子级磷烷,精制过程磷烷收率≥95%,与传统工艺相比,低温双效精馏工艺节能≥30%。该方法采用氢氧化钠溶液和黄磷反应,原料成本低、生产过程无腐蚀性、无污染,制备的磷烷和盐溶液可进一步加工成产品。该方法流程简单,易于实现磷烷的稳定工业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级气体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电子级磷烷的合成与精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磷烷(PH3)室温时是无色剧毒气体,广泛应用于半导体、太阳能电池、粮食熏蒸等领域。磷烷(PH3)作为半导体制造中的重要N型掺杂源,同时用于离子注入工艺、外延GAP材料和多晶硅化学气相沉积,是重要的电子特气。磷烷的合成方法主要有化学法、电解法和微波法,但无论哪种合成工艺都会产生不必要的杂质,无法直接用于电子、航空、军工等领域。目前磷烷主要纯化方法主要有分子筛吸附法、低温精馏法以及膜分离法等,但无论哪种方法,磷烷生产工艺较为复杂且成本较高,目前的工艺生产出的产品质量较差,尤其在高纯磷烷的方面,国内还依赖于从国外进口。
中国专利CN201210522061.5提出了磷化氢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先将黄磷和碳数为1-5的低碳醇加入反应器中,再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完毕后加入无机酸,然后加入碳数为1-5的低碳醇继续反应得到磷酸和亚磷酸的混合酸,最后将混合酸在200-250℃温度条件下电解制得磷化氢。该方法的本质是使用黄磷、氢氧化钠和无机酸制备磷酸和亚磷酸,然后再高温电解制备磷烷,使用无机酸造成环境污染,磷酸、亚磷酸高温电解对设备腐蚀严重,电解产生的磷酸盐、亚磷酸盐难以处理。
中国专利CN201510336886.1提出了一种电子级磷烷的合成与提纯装置和方法,该方法采用硫酸和磷化锌反应制备磷烷,并通过精馏脱轻,多级吸附脱杂质的方法制备6N的磷烷产品。然而,该反应采用电子级的硫酸和高纯度的磷化锌反应,对原料要求高;由于硫酸的高腐蚀性对反应器及后续设备材质要求较高,容易发生腐蚀泄露,采用硫酸亦不利于保护环境;该反应制备磷烷的同时得到硫酸锌盐溶液难以处理。该方法精馏脱轻过程精馏塔操作压力较高,对设备材质要求高;而过度依靠吸附脱杂,对吸附剂要求高,同时大大增加了生产成本。
中国专利CN201810909843.1提出了一种电子级磷烷的提纯系统和处理方法,该方法利用纯度98%wt的磷烷为原料,采用喷淋吸收工艺脱除原料气中的H2S和CO2,采用高压吸附工艺脱除部分杂质后进入精馏塔脱轻脱重。然而,该工艺路线复杂,通过喷淋吸收后的原料气含有大量的水,该工艺采用分子筛将水含量脱至1ppm,对分子筛要求高,且成本大;而该工艺后续精馏部分采用高压、理论板数、高回流比的精制方法,不仅对设备要求较高,而且能耗高,大大增加了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根据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电子级磷烷的合成与精制方法及装置。本发明以氢氧化钠和黄磷为原料反应合成磷烷,主要反应如下:
P4+4OH-+2H2O→2HPO32-+2PH3 (a)
P4+4OH-+4H2O→4H2PO2-+H2 (b)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中科拓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中科拓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3478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改进型胶粘剂制品
- 下一篇:厨余垃圾分散式快速降解一体化装置及其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