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半导体结构及其形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36510.9 | 申请日: | 2020-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077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王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9/78 | 分类号: | H01L29/78;H01L29/423;H01L21/311;H01L21/33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徐文欣 |
地址: | 20120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半导体 结构 及其 形成 方法 | ||
一种半导体结构及其形成方法,其中结构包括:基底,所述基底上具有栅极结构,所述栅极结构包括:栅极层和位于部分栅极层表面的保护层;位于所述栅极结构两侧的第一侧墙和第二侧墙,所述第二侧墙位于所述第一侧墙上,所述第二侧墙的材料和所述保护层的材料不同;位于所述基底上的介质层,且所述介质层的材料和第二侧墙的材料不同。所述半导体结构的性能较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半导体结构及其形成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半导体制造技术的飞速发展,半导体器件朝着更高的元件密度,以及更高的集成度的方向发展,例如以闪存作为数码相机、笔记本电脑或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中的存储器件。因此,降低闪存单元的尺寸,并以此降低闪存存储器的成本是技术发展的方向之一。对于所述或非门电擦除隧穿氧化层闪存存储器来说,能够采用自对准电接触(Self-Align Contact)工艺制作源区和漏区表面的导电结构,以此能够满足制作更小尺寸的闪存存储器的需求。
然而,即使采用自对准电接触工艺制作源区或漏区表面的导电结构,所形成的半导体结构的性能仍有待提升。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半导体结构及其形成方法,以提供形成的半导体结构的性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半导体结构,包括:基底,所述基底上具有栅极结构,所述栅极结构包括:栅极层和位于部分栅极层表面的保护层;位于所述栅极结构两侧的第一侧墙和第二侧墙,所述第二侧墙位于所述第一侧墙上,所述第二侧墙的材料和所述保护层的材料不同;位于所述基底上的介质层,且所述介质层的材料和第二侧墙的材料不同。
可选的,所述第一侧墙的材料和第二侧墙的材料不同。
可选的,所述第一侧墙的材料包括:低K介质材料。
可选的,所述第二侧墙的材料包括:氮化铝。
可选的,所述保护层的材料包括:氧化硅、氮化硅、氮碳化硅、氮硼化硅、氮碳氧化硅或氮氧化硅。
可选的,所述保护层的顶部表面齐平于所述介质层的顶部表面。
可选的,所述栅极层的材料包括:铜、钨、铝、钛、镍、氮化钛和氮化钽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可选的,所述第二侧墙的厚度范围为3纳米至10纳米。
可选的,所述第二侧墙和第一侧墙的高度比例关系范围为1:5至1:1。
可选的,所述第二侧墙的底部表面低于所述栅极层的顶部表面。
可选的,还包括:位于所述栅极结构、第一侧墙和第二侧墙两侧基底内的源漏掺杂区;位于所述源漏掺杂区上的导电结构,所述第二侧墙的底部表面低于所述导电结构的顶部表面;所述介质层内具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暴露出导电结构的部分顶部表面,所述第二开口暴露出所述栅极层的部分顶部表面。
可选的,所述栅极结构还包括:位于栅极层底部和侧壁表面的栅介质层。
可选的,所述栅介质层的材料包括:高K介质材料。
可选的,所述基底包括衬底和位于衬底表面的鳍部,所述栅极结构横跨所述鳍部,且所述栅极结构位于所述鳍部的部分顶部表面和侧壁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北京)有限公司,未经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3651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