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叶轮新型制造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38694.2 | 申请日: | 2020-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586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发明(设计)人: | 陈超;王杰;王震;路书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科技大学;江苏科技大学海洋装备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22C7/02 | 分类号: | B22C7/02;B22C9/04;B22C9/08;B22C9/22;B22D18/04;B33Y1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6 | 代理人: | 万小侠 |
地址: | 21200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叶轮 新型 制造 工艺 | ||
1.一种叶轮新型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工艺步骤如下:
S1:3D打印叶轮原型:通过制图软件建立叶轮三维模型,对叶轮三维模型进行信息处理,然后利用3D打印设备进行逐层逐级打印操作,得到叶轮的原型;
S2:制作含冒口浇注系统形成模组:采用低压铸造法,合金溶液经升液管自下而上被低压铸造机压入型腔;利用公式A内=G/ρvt,计算出A内,其中,A内表示各内浇道面积之和,G表示不含浇筑系统的铸件总质量,ρ表示合金密度,v表示充型时合金溶液在直浇道入口处的线速度,且充型平稳的前提条件是v≤15cm/s;t表示充型完成时间,s,t值有公式t=h/v升算求得,h表示型腔内最高点到最低点距离,v升表示型腔充型时合金溶液的线速度,取值范围10-60 mm/s ,经计算求得A内,设计浇注系统为底注式4个内浇道,在叶片的外端各设置2个冒口,共12个冒口,浇道采用蜡模造型,利用162中温蜡制作含冒口浇注系统,并与3D打印叶轮原型粘结成一体,形成模组;
S3:型壳制作:型壳制备前首先将所配置的涂料利用搅拌桶进行消泡处理,同时用清洗液对3D打印叶轮进行清洗处理,涂挂方法采用浸涂法;撒砂采用沸腾式撒砂机,对浸涂后的3D打印叶轮进行逐层撒砂;在型壳面层、过渡层、背层的循环涂挂撒砂完成后进行干燥;
S4:脱蜡与脱模处理:使用脱蜡釜对型壳进行电加热,设定压力为0.7-0.75MPa、温度180℃,对型壳中的中温蜡浇注系统进行5min 脱蜡处理,利用焙烧炉设定炉温200℃保温1h后,再升温至400℃保温1 h,待树脂除净后对型壳进行880℃-920℃焙烧1h,型壳经冷却后取出以备浇注;
S5:浇注成型:利用低压铸造设备将720 ℃铝合金熔液以0.0015MPa/s的加速度压入预热至350℃的型壳,待充型凝固后对未加工铸件进行抛丸、冒口切除、打磨工序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叶轮新型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1:3D打印叶轮原型中3D打印叶轮采用光敏树脂为原材料进行叶轮的制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叶轮新型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3型壳制作的消泡处理,最终保持消泡剂总含量低于0.3%;3D打印叶轮涂挂之前对消泡后的涂料至少静置1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科技大学;江苏科技大学海洋装备研究院,未经江苏科技大学;江苏科技大学海洋装备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3869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