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光学系统、控制面板及汽车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41737.2 | 申请日: | 2020-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732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胡斌;卢梦奇;刘春霞;潘以成;习辰斌;严彬华;朱熠程;杨仕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域视觉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8/00;F21W107/10;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潘朱慧 |
地址: | 2018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光学系统 控制 面板 | ||
1.一种汽车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光源,发出初始光束;
至少两个聚光器,所述聚光器包括入光面及出光面,各所述聚光器贴置在一起;所述初始光束经过所述入光面进入所述聚光器内部,所述聚光器用于将所述初始光束转换为平行光束,并令所述平行光束于所述出光面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光器包括聚光面,所述聚光面为抛物面,所述聚光面位于所述初始光束的光路上,用于将所述初始光束转换为平行光束;各所述聚光器的所述聚光面相邻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光器至少包括一个导光反射面,所述导光反射面位于所述聚光面与所述出光面之间,且位于所述平行光束的光路上;所述平行光束经所述导光反射面反射后射入出光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光器还包括导光通道,所述聚光面及所述导光反射面均形成于所述导光通道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通道包括第一导光部及第二导光部;所述第一导光部一端与所述第二导光部相连接,另一端向所述第二导光部设有所述光源的一侧延伸;所述出光面为所述第一导光部远离所述第二导光部的端面;所述导光反射面位于所述第一导光部与所述第二导光部的交界处,且位于所述导光通道远离所述光源的一侧;所述入光面位于所述第二导光部上;所述聚光面位于所述第二导光部上,且位于所述导光通道远离所述光源的一侧,所述聚光面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导光部相连接,另一端自所述第二导光部远离所述光源的一侧向所述入光面延伸;所述第二导光部具有向所述光源凸起的凸部,所述凸部位于所述聚光面与所述光源之间;所述入光面位于所述凸部上。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聚光器仅包括一个所述聚光面及一个所述导光反射面时,所述聚光面的高度大小与所述出光面的高度大小成正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光面的高度大小与所述出光面的高度大小满足以下关系:
a=A*tanα;
其中,a为所述聚光面的高度大小;
A为所述出光面的高度大小;
α为所述导光反射面与所述聚光面反射的平行光束之间的夹角。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光面为圆弧面,且所述入光面的凹面与所述聚光面的凹面相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车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光面与所述聚光面之间具有间距,以令经所述入光面折射的所述初始光束全部落入所述聚光面的反射范围内。
10.一种汽车控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控制面板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光学系统。
11.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包括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汽车控制面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域视觉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华域视觉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4173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械回转式污泥焚烧系统及工作方法
- 下一篇:甲基硅氧烷脱水除杂工艺及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