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抗肿瘤作用的菲类化合物、制备方法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42375.9 | 申请日: | 2020-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709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0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龙;杨敏飞;张昌龙;鲍和;高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C43/295 | 分类号: | C07C43/295;C07C41/34;C07C41/36;C07C41/38;A61P35/00;A61P1/16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61211 | 代理人: | 赵逸宸 |
地址: | 710049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肿瘤 作用 化合物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具有抗肿瘤作用的菲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菲类化合物的结构式为
所述菲类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31H28O7。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抗肿瘤作用的菲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从马牙七中提取获得总浸膏
取马牙七干燥根茎,通过室温下冷浸或加热回流进行多次提取,合并每一次的提取液,浓缩得到总浸膏;
S2,对总浸膏进行萃取
将经步骤S1得到的总浸膏依次经石油醚和乙酸乙酯进行至少一次萃取,分别得到有机层,减压除去石油醚和乙酸乙酯后,分别得到石油醚萃取层和乙酸乙酯萃取层;
S3,对乙酸乙酯萃取层进行柱层析分离
S3.1,将经步骤S2得到的乙酸乙酯萃取层上样于硅胶柱,以氯仿-甲醇作为洗脱液,以氯仿-甲醇的体积比为100:0~0:100进行梯度洗脱,分别收集并合并相同流份,得到第一次过柱部分;
S3.2,取经步骤S3.1得到的第一次过柱部分中极性为80:20的流份,经硅胶柱色谱进行分离,以石油醚-乙酸乙酯进行梯度洗脱,分别收集相同流份,得到第二次过柱部分,其中,石油醚-乙酸乙酯的体积比为5:1-3:1;
S3.3,将经步骤S3.2得到的第二次过柱部分中极性为5:1的流份经Sephadex LH-20柱色谱进行洗脱,以甲醇-水作为洗脱剂,得到具有抗肿瘤作用的菲类化合物,其中,甲醇-水的体积比为100:0-98: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通过加热回流进行多次提取;
所述加热回流具体为,采用甲醇或体积分数为75%~95%的乙醇作为提取剂,马牙七干燥根茎与提取剂的料液比为1kg:1~5L,加热回流提取1~5次,每次1~3h。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通过室温下冷浸进行多次提取;
所述室温下冷浸的次数为2~6次,每次8~24h。
5.如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将经步骤S1得到的总浸膏依次经石油醚和乙酸乙酯进行至少一次萃取,具体为,
将经步骤S1得到的总浸膏混悬于水中,再依次经石油醚和乙酸乙酯进行1~6次萃取;其中,所述总浸膏与水的体积比为1:1~1:4。
6.如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将经步骤S1得到的总浸膏依次经石油醚和乙酸乙酯进行至少一次萃取,具体为,
将经步骤S1得到的总浸膏依次经石油醚和乙酸乙酯进行1~6次超声波固液萃取。
7.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抗肿瘤作用的菲类化合物在制备抗肝癌药物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4237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口罩耳带打孔设备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板材加工用定位装置及定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