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霸座座椅及其防霸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42407.5 | 申请日: | 2020-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697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朱亚康;王海建;赵雁云;卢凌焰;孙金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丰泰国际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00 | 分类号: | B60N2/00;B60N2/90;B60Q9/00;G07B11/00;G08B6/00;G08B21/24 |
代理公司: | 厦门致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4 | 代理人: | 刘兆庆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中国(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座座 及其 防霸座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霸座座椅,其包括底座、靠背、第一防霸座装置、第二防霸座装置、信息验证装置及控制装置;第一防霸座装置包括第一垫板和推动件,第一垫板的一端铰接于底座靠近靠背的一侧,推动件推动第一垫板;第二防霸座装置包括第二垫板、压力传感器及震动机构,第二垫板的一端铰接于底座远离靠背的一侧,震动机构用于使第二垫板相对底座进行上下震动;控制装置分别与推动件、压力传感器、震动机构及信息验证装置相连接;信息验证装置用于验证乘客的身份信息;还公开了一种防霸座座椅的防霸座方法。本发明可以解决霸座现象的发生,保证持有车票乘客的合法权益和车辆的正常运行管理,减少随车人员的工作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车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霸座座椅及其防霸座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车辆上的座椅,不具备对票证进行核验的功能,座椅无法与正常购票的乘客进行一一对应,随车人员往往需要对上车乘客进行逐一检票,无法起到强制乘客行为规范的作用,各种不守规则的人层出不穷,使得霸座现象频频发生,这不仅无法保证持有车票乘客的合法权益,而且扰乱了社会公共秩序,影响车辆的正常运行管理,增加了随车人员的工作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防霸座座椅及其防霸座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霸座座椅,包括底座、靠背、第一防霸座装置、第二防霸座装置、控制装置及信息验证装置;所述第一防霸座装置包括第一垫板和推动件,所述第一垫板的一端铰接于所述底座靠近靠背的一侧,所述推动件安装于底座内,用于推动所述第一垫板,以使其转动后相对所述底座呈打开状态;所述第二防霸座装置包括第二垫板、压力传感器及震动机构,所述第二垫板的一端铰接于所述底座远离靠背的一侧,所述第二垫板上设有所述压力传感器,所述震动机构安装于底座内,用于使所述第二垫板相对所述底座进行上下震动;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推动件、压力传感器、震动机构及信息验证装置相连接;所述信息验证装置用于验证乘客的身份信息。
优选地,所述底座靠近靠背的一侧设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垫板的一端设有第一贯通孔,所述第一垫板通过第一贯通孔穿设于所述第一转轴上,所述第一垫板的底部设有所述推动件,所述推动件采用电液推杆,所述底座上设有第一开口,以供所述推动件的推杆伸出所述第一开口与第一垫板相连接,所述底座内设有安装座,所述推动件铰接于所述安装座上。
优选地,所述底座远离靠背的一侧设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垫板的二端设有第二贯通孔,所述第二垫板通过第二贯通孔穿设于所述第二转轴上,所述第一垫板的底部设有所述震动机构,所述震动机构包括震动电机和连接板,所述震动电机的顶部设有所述连接板,所述底座上设有第二开口,以容置所述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第二垫板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垫板于第二贯通孔的另一端凸伸形成有限位块,所述第一垫板于第一贯通孔的另一端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用于限制所述限位块的活动范围。
优选地,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处理模块、与所述处理模块相连接的信息收发模块和计时模块,所述信息收发模块用于接收乘客在购票系统上的购票信息,所述计时模块用于统计乘客离开座椅的时长。
优选地,还包括指示装置,所述指示装置安装于靠背上,其包括分别与所述处理模块相连接的红指示灯、绿指示灯及黄指示灯。
优选地,所述信息验证装置安装于靠背上,其包括分别与所述处理模块相连接的证件识别模块、票据识别模块及人脸识别模块。
一种防霸座座椅的防霸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座椅上的信息收发模块接收乘客在购票系统上的购票信息,购票信息包括车票信息、乘客身份、上下车站点,控制装置根据购票信息中的上下车站点控制推动件使第一垫板相对底座打开或关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丰泰国际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未经厦门丰泰国际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4240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