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样品中喹诺酮类抗生素的前处理方法及其定量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43577.5 | 申请日: | 2020-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242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发明(设计)人: | 牛宗亮;温莹莹;王振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医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30/06 | 分类号: | G01N30/06;G01N30/74 |
代理公司: | 宁波高新区核心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73 | 代理人: | 蔡菡华 |
地址: | 571199 ***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样品 喹诺酮类 抗生素 处理 方法 及其 定量 检测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样品中喹诺酮类抗生素的前处理方法及其定量检测方法,特点是包括将待测生物样品置于玻璃离心管中,加入待测样液体积10倍的pH=6的10 mmol/L磷酸盐缓冲液,混匀得均一溶液的步骤;将TiO2‑Tb纳米材料加入到均一溶液中,超声辅助萃取3‑8分钟后,离心后弃去上层溶液,在下层溶液中加入与磷酸盐缓冲液等体积的质量浓度为4wt%的乙酸溶液,超声辅助反萃取12‑18分钟后,离心后取上层溶液经0.45μm微孔滤膜过滤后的步骤,然后将其用于喹诺酮类抗生素高效液相色谱‑紫外分光定量检测,优点是简单、快速且目标物回收率高、灵敏度高和准确性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生素的前处理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生物样品中喹诺酮类抗生素的前处理方法及其定量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生物样品中喹诺酮类抗生素的前处理方法有液液萃取、固相萃取和固相微萃取等方法。但是传统的液液萃取要用到大量的有机试剂,而且需要多次萃取才能萃取完全,操作比较繁琐;而固相萃取虽然是一种经典的萃取方法,但是要用到固相萃取装置和固相萃取小柱,固相萃取小柱费用昂贵且重现性问题会影响后续测定的准确度;另外,固相萃取后续还需要用氮吹仪进行浓缩,整个萃取过程耗时久,而且也要用到大量的有机试剂进行小柱冲洗及样品洗脱;而固相微萃取尽管是一种微萃取方法,但是需要特殊的设备,设备造价昂贵,而且萃取纤维的使用寿命一直是此前处理方法广泛应用的制约因素。综上所述,目前关于生物样品中喹诺酮类抗生素的测定在进行样品前处理之前都要经过一定的预处理,如蛋白沉淀等,这些过程耗时、耗力、操作繁琐、消耗有机溶剂多,而且增加操作步骤会降低后续测定的回收率,影响测定的准确度,因而会导致后端检测结果不够稳定可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简单、快速且目标物回收率高的生物样品中喹诺酮类抗生素的前处理方法及其定量检测方法,该检测方法灵敏度高、准确性好。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1、一种生物样品中喹诺酮类抗生素的前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待测生物样品置于玻璃离心管中,加入待测样液体积10倍的pH=6 的10mmol/L 磷酸盐缓冲液,混匀得均一溶液;
(2)将TiO2-Tb纳米材料按添加量20 mg/mL的比例加入到均一溶液中,超声辅助萃取3-8分钟后,于4000 r/min离心5分钟,弃去上层溶液,在下层溶液中加入与磷酸盐缓冲液等体积的质量浓度为4wt%的乙酸溶液(pH=2.45),超声辅助反萃取12-18分钟后,于4000 r/min离心5分钟,取上层溶液经0.45 μm微孔滤膜过滤后,即得到用于喹诺酮类抗生素高效液相色谱检测的前处理样品。
所述的TiO2-Tb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如下:将20 mL钛酸四丁酯溶解在25 mL无水乙醇中搅拌30 分钟,得到溶液A;同时,将0.1335g六水硝酸铽加入到含10 mL醋酸、20 mL去离子水和25 mL无水乙醇的混合溶液中,搅拌30 分钟,得到溶液B;将溶液A缓慢地滴入到溶液B中,于70 ℃下反应2小时,室温下陈化72小时;将陈化后产物置于100 ℃烘箱中烘干,再转移至马弗炉中500 ℃煅烧4小时后冷却至室温,采用石英研钵研磨成粉末,即得到TiO2-Tb纳米材料。
所述的生物样品包括人尿和兔全血。
2、一种利用上述生物样品中喹诺酮类抗生素的前处理方法定量检测喹诺酮类抗生素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医学院,未经海南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4357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图像质量调节方法及显示设备
- 下一篇:基于云平台的作业调度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