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航空轴承内圈温度实时测量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44376.7 | 申请日: | 2020-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370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战利伟;毕明龙;李正辉;孙东;公平;韩松;于庆杰;王文雪;王双;艾青牧;刘金玲;童锐;曹娜娜;李海涛;刘明;王丽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哈尔滨轴承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K1/02 | 分类号: | G01K1/02;G01K1/14;G01K13/0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张利明 |
地址: | 150025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航空 轴承 内圈 温度 实时 测量 装置 | ||
一种航空轴承内圈温度实时测量装置,属于航空轴承内圈温度实时测量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轴承内圈温度测量方法,存在测量结果或信号传输稳定性差的问题。本发明驱动电机带动空心轴转动;空心轴的侧壁开有至少两个凹槽,每个凹槽内设有一个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待测航空轴承内圈接触,用于检测待测航空轴承内圈的温度;空心轴上还套设有至少两个导电环,每个导电环通过导线与一个温度传感器连接;导电环外侧设有一个电刷,通过电刷与数据采集模块连接;上位机用于对不同测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温度信号进行显示,并绘制航空轴承在不同转速和载荷情况下,不同温度采集点轴承内圈的温度场,获取轴承内圈实时温度场图形。本发明适用于轴承内圈温度测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航空轴承内圈温度实时测量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轴承温度是评价轴承运行状态的重要指标。传统的接触式轴承测温方法,一般通过测试轴承外圈获取轴承的运行状态。随着轴承的性能不断提高,轴承内、外圈间的温度差别显著,因此,内圈温度的监测显得极为重要。轴承在高速旋转过程时,温度主要集中在内圈上。然而,轴承内圈温度过高,将大幅度地降低材料的硬度及疲劳性能,是导致轴承失效的主要原因。
目前,轴承内圈温度测量方法相对较少,主要有红外测温法,无线遥测法及光纤测温法。红外测温法是基于黑体辐射原理,是较为常见的测温方法,但受轴承腔中油雾环境的干扰,测试结果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导致测量结果的稳定性差。无线遥测法在高转速时,当受油污环境干扰时,且在密闭的轴承腔内,传输温度信号,存在信号传输不稳定的缺点。光纤测温法存在温度标定困难,及成本高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轴承内圈温度测量方法,存在测量结果或信号传输稳定性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航空轴承内圈温度实时测量装置。
本发明所述一种航空轴承内圈温度实时测量装置,包括驱动电机1、温度传感器5、空心轴8、导电环9、电刷11和数据采集模块13;
驱动电机1设置在空心轴8的一端,带动空心轴8转动;
所述空心轴8的侧壁开有至少两个凹槽6,所述凹槽6两两相对设置;且位于同一圆周面上;所述至少两个凹槽6均位于空心轴8的中部;
每个凹槽6内设有一个温度传感器5,所述温度传感器5与待测航空轴承内圈接触,用于检测待测航空轴承内圈的温度;每个凹槽6底部开有第一通孔,
空心轴8上还套设有至少两个导电环9,空心轴8还开有至少两个第二通孔,所述每个第二通孔的位置与一个导电环的位置对应;
每个温度传感器5均通过导线7与一个导电环9连接,所述导线7的两端分别穿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
每个导电环9外侧设有一个电刷11,所述电刷11的刷体与导电环9接触连接,电刷11还与数据采集模块13连接;
所述数据采集模块13用于对温度传感器5采集的温度信号进行转换,获得数字信号。
进一步地,还包括上位机15,所述上位机15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数据采集模块13的数字信号输出端;
所述上位机15用于对接收的温度信号进行显示,并绘制航空轴承在不同转速和载荷情况下,不同温度采集点轴承内圈的温度场,获取轴承内圈实时温度场图形。
进一步地,还包括两个支撑轴承2,所述两个支撑轴承2套设在空心轴8上,且位于待测航空轴承的两侧。
进一步地,还包括保护壳10,所述保护壳10套设在空心轴8上,且位于两个导电环9的外侧,所述保护壳10的侧面固定在支撑轴承2的外套上,电刷11固定在保护壳10上。
进一步地,还包括软质材料层,所述软性材料层填充在温度传感器5与空心轴8之间。
进一步地,软质材料层为耐高温绝热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哈尔滨轴承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航发哈尔滨轴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4437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